目前分類:散文 (285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5035dda68991a  

愛,是生命的感動   

 

 

 

    愛,是生命的感動      文/劉志祥

愛擁有神奇力,

親人之間關愛;

愛是生命感動,

天倫之樂無礙。

    愛,通常多見於人或動物。可說是一種衍生自親人之間的強烈關愛、忠誠及善意的情感與心理狀態,如母愛、夫妻之愛、親情之愛。亦可為衍生自性慾與情感上的吸引力,例如情人之間的情愛與溫柔。此外,亦可能為衍生自尊敬與欽佩之情,例如朋友之間彼此重視與欣賞。同時,愛被認為一種神奇的力量。

    這是一個外國人告訴朋友的故事:從小,他就知道有一個遊戲--叫做shmily,

他不知道這個字代表了什麼,其實也不知道這個遊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是他知道他的祖父母每天都在玩這個遊戲。

    他們二個總喜歡把shmily藏在任何一個地方,今天祖父找shmily,明天就換祖母在找shmily,他們二個有時候把shmily藏在衣櫥裡,有時,這個字會出現在剛烤好的小點心上。有時,在浴室充滿霧氣的玻璃上,也可以看到shmily。還有一次他看到祖母,費了千辛萬苦把一整捲滾筒衛生紙拆開,只為了在最後一張衛生紙上寫上shmily,讓祖父能在用到最後一張衛生紙時可以看到。

    他的祖父母感情非常的好,外國人嘛!當然每天的親吻和擁抱是不會少的,

他們總是甜甜蜜蜜的過著生活,出門也不忘手牽著手。直到他的祖母生病去逝,在祖母的葬禮上,祖父走到祖母的棺木邊,輕輕的唱起了那一首歌,他才知道怎麼回事,那首歌......就是....."See How Much I Love You!"原來他們把這一首歌的歌名簡寫了,放在他們每天的生活之中,不停地在每一天向對方說著這一句話,直到生命的終結。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當人確無趣

時逢怪遭遇

勇氣需十足

為愛活下去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

5  

淡定不傷,淡然不惱  

 

 

 

    淡定不傷,淡然不惱      文/劉志祥

淡定故不傷,

淡然故不惱;

淡定又淡然,

萬般皆自在。

    生活不是戰場,無需一較高下。人與人之間,多一份理解就會少一些誤會;

心與心之間,多一份包容就會少一些紛爭。人往往把自己看得過重才會患得患失,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認知去評論一個人,其實心有多大,快樂就有多少;包容越多,得到越多。

    不要背後說人,不要在意被說。一無是處的人沒得可說,越是出色的人越會被人說。世間沒有不被評論的事,也沒有不被評說的人。有些事,需忍,勿怒;

有些人,需讓,勿究。嘴上吃些虧又何妨,讓他三分又如何。水深不語,人穩不言。學會淡下性子,學會忍住怒氣面對不滿。

    做人,精一半讓一半;做事,求一半隨一半。事事不能太精,太精無路;待人不能太苛,太苛無友。懂得退讓,方顯大氣;知道包容,方顯大度。得意時莫炫,失意時莫餒。花無百日紅,人無百日衰。三分靠運,七分靠己,凡事不求十分,只求盡心;萬事不講圓滿,只求盡力。

    痛苦緣於比較,煩惱緣於心。淡定,故不傷; 淡然,故不惱。慾望是壺裡沸騰的水,人心是杯子裡的茶,水因為火的熱量而沸騰,心因為盃體的清涼而不驚。不要嘲笑他人的努力,不要輕視他人的成績。每個人的價值不同,無需對任何人不屑。在你眼中的無用價值,未必真的無用。不輕一人,不廢一物。

    有時,煩惱不是因為別人傷害了你,而是因為你太在意。有些事無需計較,時間會證明一切;有些人無需去看,道不同不相為謀。面對傷害,微微一笑是豁達;面對辱罵,不去理會是一種超凡。忍耐不是懦弱,而是寬容;退讓不是無能,而是大度。坦然淡然,萬般皆自在。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吃虧佔便宜

 

智者明道理

 

捐棄無謂爭

 

自在活歡喜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7  

    現實好讓人難過  

 

 

 

    現實好讓人難過      文/劉志祥

人要沒錢不如鬼,

湯要無鹽不如水;

現實好讓人難過,

好心難比有好嘴。

    人要沒錢不如鬼,湯要無鹽不如水。人在江湖,你會慢慢發現,一顆好心,不如一張好嘴,好心永遠比不過好嘴。現實的生活,現在的人,都喜歡虛的假的,不喜歡真的誠的,誰虛偽誰高人一等,誰真誠誰傻瓜一個。

    人不狠,站不穩;人不姦,業不巔。這句話很現實!心裡有你,凡事都記著你;心裡沒你,只有用的著你才會想到你。會做的不如會說的,會說的不如會混的,這就是現實。

    你出色,恨你的人越多;你越好,討厭你的人越多。因為你的好,襯托出別人不夠好。不要自降身價迎合人,全力以赴往前走吧!等你登上頂峰會發現,還有更多愛你的人。

    沒用的東西,再便宜也不要買;不愛的人,再寂寞也不要依賴。經歷了很多後會發現,讓我們強大的,是放下。生活不需要華麗的外衣,也不需要甜言蜜語。

有些傷害,雖看不見,心卻疼得很。

    要想得到什麼,總得付出努力。天上掉不下來餡餅,有可能是陷阱;靠山山會倒,靠自己最好;靠水水會乾,自己挖井才好。人活著,不求問心無愧,至少要無愧于心。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現實乃殘酷

 

是非曲直無

 

出色常遭忌

 

有錢才正途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 Oct 10 Mon 2016 11:49
  • 失去

y1pOCYCEpDimVd1F4Msg0X6m9K3bogwAmvQr27dmapTzUJi5dg3KkYe0I_PsEsOuOltaZk1-6fBjJ1U4D5kureqkQ

失去

 

 

 

 

   失去      文/劉志祥

年輕時候愛搜集,

年老時候扔丟棄;

所有追求會失去,

擁有時候要珍惜。

    年輕的時候搜集,年老的時候丟棄。這已經夠悲哀的了,而人生更悲哀的是,活到最後,連丟棄的能力也會失去。所有我們追求的,最後都會失去。而人最難能可貴的特質在於明知會失去,卻仍勇於追求。每個人的一生,前半生要攻,後半生要守。

    人生應當是得而復失,失而復得。所謂得而復失,就是先追求有,等到有了之後,隨著年歲漸老,體力衰退是必然的,我們精明的計算功力會逐步減弱,於是年輕時的各項儲蓄逐漸失去。

    至於失而復得,指的是到了晚年,我們的記憶在衰退之中,然而人生智慧仍在累積,特別是對人生通達思想的瞭然,對得失的瀟灑心態,實在均非年輕人所能企及,這種「只是近黃昏」之前的「夕陽無限好」,正是人生登臨絕頂之後的高點,人生的豐美,還有什麼能比的呢?

    所以不要把「失去」當成人生的大沮喪、大挫折和大失敗。「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原來失去是為了前面還有一個全新的我正等著。世界永無盡頭,人生自然要永遠向前看,「失去」也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擁有不在意

 

失去才珍惜

 

人性大缺憾

 

改進悔恨稀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10  

善良永不過期,好心永有好報 

 

 

 

  善良永不過期,好心永有好報  文/劉志祥

善良永遠不過期,

好心永遠有好報;

雖然社會很混亂,

認認真真給人暖。

    一個人可以是個好人,但不能太好。人好,喜歡你的人很多,但想利用你的人也不少。一個人可以很善良,但不能太善良。心善,你幫助的人很多,但知恩圖報的人真沒幾個。

    人是不知足的,你次次都白給。只要一次拒絕,就抱怨你不夠意思,忘掉了你所有的好心好意。心是慣出來的,你回回都讓步。只要一回不謙讓,就說你沒良心,推翻了你所有的包容付出。

    這年頭,心眼好的人,總被人視作缺心眼。這世道,心腸軟的人,總被人捏成軟柿子。善良不可怕,可怕的是用錯了人。那些搜刮你好處的人,你務必要多加小心;心軟不是病,軟起來會要人命。那些不值得可憐的人,你沒必要施捨同情。

     雖然這社會混亂,善良的人依然不會改變,坦坦蕩盪站在人前。雖然這人心難辨,好心的人依然不改初衷,認認真真給別人暖。無論何年何月,善良永遠不過期。無論何時何地,好心永遠有好報;這輩子,做一個善良的人,有一顆慈悲的心。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f_12063757_1  

  燈塔

 

 

 

    燈塔      文/劉志祥

燈塔指引船方向,

塔頂旋轉放光芒;

蠟燭光線不足道,

求變反射耀眼光。

    燈塔,是位於海岸、港口或河道,用以指引船隻方向的建築物。塔頂光線水平不變,於塔頂設旋轉裝置,確保周圍每個方向都能看見光芒。

    有一個老先生,到集市上買了一支蠟燭,蠟燭看著老先生,好奇地問:「老伯伯,你需要我為你做什麼呢?」老先生說:「我要把你放在燈塔上,給海面的船隻指引方向。」原來,這個老先生是一座燈塔的管理員。

    蠟燭嚇了一大跳!趕忙惶恐地對老先生說:「不!我不行,我只是個小蠟燭。」老先生回應:「別擔心,你只管全力以赴,我有我的安排與方法。」晚上到了,老先生拿著蠟燭爬到了燈塔上,只見燈塔頂端早已放了好幾面光亮的鏡子,老先生把蠟燭擺上,點燃它,奇妙的事發生了!蠟燭微弱的光,經過老先生幾面鏡子的一再反射,竟成為耀眼的光團。海面上船隻的船員們看著發亮的燈塔,個個露出了感激的微笑。

    在現實生活中,你是否也像這只蠟燭焦慮的一樣,也會惶恐地對別人說:「不!我不行,我只是個年輕人。」或是說:「不!我不行,我只是個小角色。」、「不!我不行,我沒有高學歷。」、「不!我不行,我缺乏響亮的頭銜。「不!我不行,我不夠優秀。」、「不!我不行,我的職業平凡。」但,只要您願意「發光」,在上帝的巧妙安排、運用之下,你我的微光也可以照亮身旁的人們。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老人巧設計

 

蠟燭大功立

 

莫妄自菲薄

 

努力有天地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1085962958_x  

少年如溪,青年如河,中年如湖,老年如海 

 

 

    少年如溪,青年如河,

  中年如湖,老年如海   文/劉志祥
少年如溪蜿蜒轉,
青年如河滔滔彎;
中年如湖靜如鏡,
老年如海納百川。
少年如溪:
從一泓清泉而來,生命從此奔流輾轉。日日叮咚如歌,天天快樂如舞。只需溫飽,沒有奢求,沒有世俗的貪婪和欲望。乃是幸福感最高的人生階段。沒有城府,沒有陰謀,心地純潔無瑕,言行透著童真,讓人覺得可愛,讓人覺得沒有危險。性格爛漫如花,即使相貌不是金童玉女,也稚嫩可人,讓人愛憐。像風中搖曳的萬千花朵楚楚動人。小溪總是順其自然,遇到障礙的方法很簡單——繞道而行,於是我們見到的小溪總是曲曲折折、而行。
少年善變,一場大雨就可能使小溪改弦更張,變化了流淌的道路。少年沒有奢望和圖謀,對人都是真誠的,為了吃喝、玩具,有時也會暴力,但常常不是故意致人死地的那種野蠻和卑鄙。少年,是人生最純潔最可愛的階段,如潺潺溪流。充滿無盡的美麗回憶。
青年如河:
人至青年,匯溪成河,澎湃洶湧,一瀉千里。生命變得激昂豪邁,思想變得活躍激進,個性變得張揚不羈。青年在認識世界、認識自我,他們不怕犯錯誤,因為他們有時間的資本去修正錯誤,他們的多數錯誤也常常得到社會的理解:年輕人嘛!
河總是奔流向前,一日千里,可雅若麗江,含情脈脈,秀美多姿;可壯若大河,濁浪滔滔,驚濤拍岸。河,滋潤了一方水土,創造了諸多文明。也有一些河,常年氾濫,貽害蒼生。青年,在創造,在毀滅。青年,奠定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青年,是人生最有活力最有朝氣的階段,如滔滔江河。
中年如湖:
碧波蕩漾,浩浩蕩蕩。人到中年,心胸變得寬大,思想變得成熟,實力變得穩定,財力變得殷實。中年之美,在於其成熟和淡定。沒有年少時的輕狂和迷茫,沒有年老時的頹廢和消極。于天地之間,睿智豁達,享受人生。蔚藍寧靜,波瀾不驚。水,多了,厚積薄發,成就一生偉業。水,深了,滿腹經綸,不再為世俗所惑。水,寬了,虛懷若谷,宰相肚裡能撐船。真正睿智的中年是這樣一種境界——深水靜流。
中年,善於反思。“吾日三省吾身”、“我思故我在”中年,常常感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青年時,常常覺得社會應該給予自己。中年時,常常覺得自己應該奉獻社會。保持年輕,保持前衛,保持創造力,保持開放的腦袋。這是中年人非常需要的品質。中年,蓄積了少年和青年的知識和智力,成為經驗,成為力量。古今中外,成就偉業的時期多在中年。中年,是人生最成熟最有成就的階段,如湖之鏡明。
老年如海: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歷盡世事滄桑,閱盡人間浮華。往事如過眼雲煙,人生如南柯一夢。歷盡坎坷,方知平安就好;歷盡艱辛,方知忍耐就好;歷盡磨難,方知從容就好;歷盡繁華,方知知足就好。
經歷過憂愁,才知道快樂的實質;經歷過痛苦,才知道幸福的真諦;經歷過挫折,才知道成功的意義。最高遠的是天空,最博大的是大海。大海是生命的起源,在接近輪回的老年,耄耋時,心如海。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少年如溪繞

 

青年如河淼

 

中年如湖寬

 

老年如溝小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8b4e159ajw1ezf906b9xnj20bz0bcmyj  

     生活給你的都合適你

 

 

 

   生活給你的都合適你  文/劉志祥

每一次選擇,

都是好選擇;

選擇你所愛,

愛你所選擇。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如此糟糕?任何對自己的生命有「追求」的人,都曾經發出過上面的「自問」。於是,我們最好的生活永遠在「別人」那裡:孩子又考試「滿江紅」了,為什麼我家的孩子就不是「別人家的孩子」?鄰居又買房子了、人家老公又加薪了,為什麼我還是住在這樣一個狗窩?工作又完不成了,為什麼效率低的總是我?又感冒了,明明還是沒有吹風、晚上有蓋被子,我真是全天下最倒霉的那一個。

  無論怎樣為自己打氣,無論怎樣強調自信、淡泊這樣虛無縹緲的品質,人總是傾向於相信自己活得不好,命運給我們的太少。無他,因為壓力太大了。過不好自己生活的人,也過不好別人的生活,如果你能夠過上你眼裡的別人的好生活,你會過得好嗎?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因為本性難移。有部日本電影叫《盜鑰匙的方法》,裡面講了個離奇的故事:小劇場演員櫻井活得潦倒失意,有次去澡堂洗澡,遇上了衣著光鮮的陌生人近藤。近藤被一塊肥皂滑到,跌成了失憶;櫻井拿走了近藤的儲物櫃鑰匙。兩人的生活從此調換過來。近藤變成了一個小劇場演員。身份的低微並沒有影響他的心態,他依然為著自己的事業做規劃、列目標,把原本被櫻井弄成狗窩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條;櫻井雖然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由於他本性中的懶惰、三分鐘熱度,他的生活依然陷入了無序狀態。

   電影裡面的一句話道破了天機:最厲害的武器,是習慣。即使把你和別人的生活調換,你也不會變成另一個人。生活的關鍵不是命運給你打的是什麼牌,而是你自己怎樣打這手牌。

   每一次選擇都是最合適的選擇有人要開始抬槓:既然生活中給你的都是最好的,那什麼都不做也是最好的。不用去改變,不用去預測,想做什麼都可以。說的也沒錯。只要你願意承擔後果。如果願意生活平淡,就去找份穩定的工作,建立穩定的家庭,挺好;如果願意生活得與眾不同」就去遠方,登上冒險的棧道,迎接未知的風雨,也挺好。只要不後悔,只要不埋怨,你就可以永遠不改變,也可以永遠去改變。每一次選擇,都是最好的選擇,「選擇你所愛,愛你所選擇」。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老天眼銳利

 

知啥適合你

 

接受既安排

 

專志秀自己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1475397917983  

 高師大成教所組發碩士班迎新暨敬師餐會

P_20160923_190828  

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余嬪

P_20160923_194609  

高師大校長吳連賞

P_20160923_191056  

  導師韓必霽教授

1475397938534

    學生會長王大偉

14379903_10209357672532542_6652236287440433278_o  

 組發二班長劉志祥致歡迎詞

P_20160923_191629  

組發一班長鄭榕華致感謝詞

14362540_10209357675772623_4331808146604057813_o (1)  

  組發二班長劉志祥致送教師節禮品給所長余嬪教授

14468379_10209357676412639_186383927060391140_o  

發二劉班長將組發隨身碟傳承給組發一鄭班長

P_20160923_190420

 高師大成教所組發碩士班迎新暨敬師餐會現場

P_20160923_192626 (1)  

 高師大 校友會長張美瑤

P_20160923_210254  

組發二班長劉志祥與指導教授楊國德

14425476_10209357676932652_738525853277628608_o - 複製  

  合影

P_20160923_211614  

發二林淑芳、謝淑琬與韓必霽教授唱《微風往事》

P_20160923_201849  

合唱

P_20160923_211510  

組發二班長劉志祥與指導教授楊國德合唱《快樂的出帆 

14380137_10209357677492666_3105935023717938598_o  

  合影

14468773_10209357678252685_8687056065765321816_o  

合影

P_20160923_210816  

學長楊家福陶笛演奏《女人花》等三首歌曲

P_20160923_213951  

合唱《帶刺的玫瑰》

1475397929389  

  高師大成教所組發碩士班迎新暨敬師餐會

 

 

 

 

    高師大成教所組發碩士班

  迎新暨敬師餐會      文/ 劉志祥

組發迎新在今天,

師生相聚樂寒暄;

相互結緣融一片,

薪火傳承應當先。

   九月二十三日晚間,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組織發展與領導碩士班,假高雄國際寒軒大飯店B2國際廳舉辦迎新暨敬師餐會。

   寒軒國際大飯店矗立於高雄市政府對面,四維林蔭大道上,是南台灣最具規模的五星商務觀光飯店。42樓美觀建築設計、挑高明亮的景觀玻璃,風格獨具。完善硬體設備與無微不至的溫馨服務,滿足了旅客與顧客的多重需求。

   晚間六點半,由兩位美女主持人王怡瑾與藍涵瑀揭開序幕,介紹校長吳連賞

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余嬪、教育學院方德隆、系主任李昭蓉、教授韓必霽、李百麟、黃國良、楊國德、蕭大政與與郭隆興。

  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余嬪說:「今天是組發碩士班迎新暨敬師餐會,感謝組發二主辦,熱鬧滾滾,祝福大家千好萬好事事好。」

  校長吳連賞說:「組發碩士班迎新暨敬師餐會,歷屆的畢業校友都趕來參加,可見組發班同學的向心力,組發班人才濟濟,也是學校的標竿。」

  導師韓必霽教授:「我很喜歡與組發班同學在一起,向心力很強,又很活潑,不愧是組發班,加油!」

   學生會長王大偉說:「今天組發班迎新暨敬師餐會,感謝師長,歷屆學長姐光臨,共襄盛舉。」

   組發二班長劉志祥致歡迎詞說:「『組發迎新在今天,師生相聚樂寒暄;相互結緣融一片,薪火傳承應當先。』俗話說,唱得比說的好聽,我就來吟唱一遍。迎新有三點,1. 迎新是迎接組發班新血輪,向前推動2. 贏心是輸贏的贏,心理的心,贏得學弟妹的心,讓他們能感受溫暖3.營薪是經營的營,薪火的薪,也就是薪火相傳,永續發展。敬師,也有三點:1.感謝:感謝老師豐富我們的心靈。2.感恩:感恩老師啟發了我們的智慧。3.感動:感動老師授予我們的概念,為我們點燃了人生希望的光芒。 最後,祝大家『天順地順人更順,左順右順上下順,心順氣順處處順,學順業順畢業順。』」

  組發一班長鄭榕華致感謝詞說:「這次迎新暨敬師餐會,感謝組發二學長精心策畫,場面溫馨感人,也感謝師長、歷屆學長光臨,共襄盛舉。」

  迎賓歌曲《你是我的花朵》:由組發二全體合唱,因沒有排演,又唱又跳,動作不一,你是我的花朵變成你是我的小丑,笑話百出,全場笑聲連連,掌聲不斷。

   節目第二階段,由金童玉女本娜與陶家驊主持。敬師儀式,由組發二班長劉志祥致送教師節禮品給所長余嬪教授。接著,薪火傳承,由組發二劉班長將組發隨身碟傳承給組發一鄭班長,均獲得全場熱烈的掌聲。

  校友會長張美瑤致詞後,出席校友、學長自我介紹,然後播放PPT組發一同學自我介紹,以簡短的時間,讓大家相互認識。

   餘興節目:組發二合唱《祝你幸福》、組發一合唱《朋友》與《感恩的心》、所長余嬪唱《秋蟬》、李百麟教授與李季蓉黃主任合唱《雙人枕頭》、楊國徳教授唱《快樂的出帆》、韓必霽教授唱《微風往事》、學長楊家福陶笛演奏《女人花》等三首歌曲。

   最後,大家合唱《帶刺的玫瑰》:「愛到心碎也不怪誰,再多苦也無所謂,就當作相愛都是一場誤會,三分甜蜜,七分苦味,放手去愛就不說後悔,別說是你不對虛假安慰,流乾眼淚也不怨誰,誰叫愛情這樣美,總叫人不顧一切也要去追…。」

   晚間九點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組織發展與領導碩士班迎新暨敬師餐會,劃下圓滿的句點。悠悠的雲裡有淡淡的詩,淡淡的詩裡有綿綿的喜悅,綿綿的喜悅裡有輕輕的祝福,年年圓滿如意,月月事事順利,日日喜悅洋溢,時時高興歡喜,組發充滿朝氣,師優生樂學習,研究合作相依,兩年畢業順利。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IMG_6219  

高雄市第一志協105年鳳山志工特殊教育訓練全體合影

IMG_6217  

高雄市社會局社工科科長何秋菊主講「社會福利概述」

IMG_6210  

第一志協理事長劉志祥老師主講「人際關係-如何做一個快樂志工」

1474984584491 - 複製  

   劉志祥老師說做志工要做「三隻手」但不是要做扒手

IMG_6213  

劉志祥老師講魅力的人際關係

IMG_6212  

志工特殊教育訓練上熱情況

IMG_6216  

  劉志祥老師教授笑功

IMG_6215  

 劉志祥老師教授笑功全場充滿笑聲

IMG_6214  

嘉南藥理大學助理教授蘇培人主講「社會資源與社會」

IMG_6209  

高雄市第一志願服務協會理事周秀琴老師主講:「集思廣益論方法」

IMG_6218  

  鳳山志工特殊教育訓練服務台志工

IMG_6211  

 參加   鳳山志工特殊教育訓練學員多達120人

 

 

 

    高雄市第一志協105年

  鳳山志工特殊教育訓練   文/劉志祥

第一志願服務會,

特殊訓練又一回;

講師賣力課精采,

學後志工好發揮。

    九月二十四日星期六,高雄市第一志願服務協會假高雄市鳳山婦幼館,舉辦105年鳳山地區最後一場志工特殊訓練,共有120人報名參加,熱鬧滾滾。

上午八時開始報到,領取名牌與學員手冊。八時二十分開業式,高雄市第一志願服務協會駐會理事王勝枝說:「歡迎大家來参加志工特殊訓練,羅斯福總統說,生命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就是讓我們有機會去做值得的事,做志工是一件值得做的事。」

    上午第一、二堂課,由高雄市社會局社工科科長何秋菊主講「社會福利概述」,她說,社會安全網路:福利服務、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當前會問題:1.經濟全球化2.人口老化3.生育率降低4.家庭不穩定5.貧富差距擴大6.勞動市場結構性失衡7.政府財政困難。高雄市社會福利六大願景:公平與正義充權與自立、便利與多元、尊嚴與支持、人權與安全、培力與參與,期許高雄成為「願生、樂養、宜居、安老」的好所在。

    上午第二、四堂課,由高雄市第一志願服務協會理事長劉志祥老師主講「人際關係-如何做一個快樂志工」他說,做志工要做「三隻手」但不是要做扒手。

第一隻手是「拍拍手」:多給人鼓勵,多給人讃美。第二隻手是「握手」:廣結善緣,拓展人際關係。第三隻手是「舉手」:徵求做事要勇於舉手,舉手就能得到機會。

    笑很重要,因為「一笑面著開,二笑運著來,三笑會消災,四笑病袂來,五笑福氣在,六笑大發財,七笑無悲哀,八笑人人愛,九笑是好代,十笑樂開懷。每天一定要做到「352」,即大笑「3」分鐘,笑可以緩解疲勞、減少壓力,幫助肺臟擴張、促進消化,讓抑鬱慢慢減少;忘卻煩惱「5」分鐘,告訴自己「人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放下煩惱會感覺無比輕鬆。生氣不超過「2」分鐘,要記住,惹你生氣的人,不要氣他,原諒別人也就是原諒自己。笑是一種人生態度,能笑生命才會更美好,笑功是笑的氣功。笑功有七種,演練:1、哈:2、好:3、嘿:4、乎:5、伊:6、噗:7、嘻。

   (志工參與及生涯規劃)(曼陀羅思考法)mandala理論主要依據「放射性思考法」和「螺旋狀思考法」二種思考技術來進行學習層次提昇的思考策略。(心智圖)mindmap是什麼:心智圖是一種圖像式思考的工具,它可以觸發靈感、幫助思考,還能完整呈現思考的脈絡。

   (7-11)是7元的成本賣11元,請兩位同學到7-11,買東西一人買一樣,加上自己買一樣,共買三次有九樣,自己再買一樣,總共十樣。(把買的東西十樣寫在白板),然後,利用心智法可以一樣一樣的背出來,也可倒背如流,或從中間背出。

   「人際關係」則是指人與人之間非因利害、從屬、血緣等任何因素,所建立起的關係;這樣的關係必須建立在人與人的互相尊重與接納分享。如何做一位快樂志工:1.天使心 2.菩薩行 3.服務他人 4.自我成長 5.找尋生命意義 6.共創美好社會。

    自信實驗:教大家憑意念,讓左手中指變長,再恢復原狀,大家覺得很神奇。接著,意念表演:老師拿一支不銹鋼湯匙,憑著意念讓不銹鋼湯匙變形,獲得熱烈掌聲。

   十二點二十分午餐時間,學員與工作人員享用可口便當。下午第五、六堂課,由嘉南藥理大學助理教授蘇培人主講「社會資源與社會 」他說,何謂社會資源?資源是指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它可能存在於某處或者就在身邊隨時可得,我們可以運用資源作為滿足需求或解決問題的媒介。社會資源有那些?資源:有人力、物力、財力與無形資源。人力資源:一、機構正式人員:如行政人員、專業工作人員。二、非正式人員:如志工、臨時工、義工。財力資源:政府經費補助、機構經費、財產孳息、財團贊助、民間捐款。物力資源:公共建築、建設、器材設備、交通運輸。無形資源:社區鄰里與親戚所提供的情感支持、倫理價值、社區團體意識。

    下午第七、八堂課,由高雄市第一志願服務協會理事周秀琴老師主講:「集思廣益論方法」她說,你生命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像那大拼圖裡面的一片,在生命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情沒有意外。

集中注意力的能量調整方法:每天五分鐘,快速提升能量。一、1.將四指拼攏用力敲鎖骨下方或旁邊各一公分的俞府穴三十秒左右。2.敲兩乳頭中間與身體

前中線交叉點的腹中穴。3.敲乳下第六勒骨,即乳房下面偏外側。二、讓氣場交流,首先,將右手與左腳同時抬起,讓右手肘碰觸左膝,接著換手,幫助氣場流動順暢。三、維思庫克法---1.先放鬆站立或坐好,雙腳交叉然後雙手交叉反轉後置於胸前,深呼吸六次。2.把手放開,雙腳維持交叉,抬高雙手將五指互碰和呈三角形狀,大拇指擺在兩眉中央眉心處,深呼吸兩次。完成後以雙手手指按壓頭額部中線再外撥開。

    五點半,頒發結業證書,圓滿結束了志工特殊教育訓練課程,願大家有一個開闊的心胸、歡喜的心去不斷的做服務與學習,祝福大家身體健健康康,生活平平安安,賺錢簡簡單單。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志協人氣旺

 

會員聚滿堂

 

服務立宏願

 

個個好心腸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盲人的鏡子      文/劉志祥

盲人鏡子要照己,

堅守下去盼奇蹟;

二胡拉曲給己聽,

享受生活樂無比。 

    一個年輕人在正值事業輝煌人生巔峰的時刻被告知患有絕症——白血病,得知消息的他,一下從高高的頂峰栽倒低谷裡。他的大腦裡充斥著絕望的意念,每天除了對護士發脾氣就是對醫生發脾氣,拒絕任何探視和治療。他覺得生活已經沒有了意義。

    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他趁醫生不注意,從病房裡逃了出來,一個人在大街上百無聊賴地閒逛。突然間,一陣時而奔放豪邁,時而寧靜安詳的曲子吸引住了他,順著聲音尋去,他發現在前面不遠處,有一位老人正在對著寥寥無幾的人們,怡然自得地拉著一把已經斑駁的二胡,胸前還掛著一面鏡子。好奇的心理使他走上前去,走近才發現這竟是一位盲人。

一曲畢後,年輕人向老人問道:“對不起老人家,這面鏡子是您的麼?”“對,是我的,二胡和這面鏡子都是我的寶貝!在這個世界上,音樂是最美好的東西,我每天都自己拉給自己聽,感受生活的美好。”

年輕人急切地問道,“那這面鏡子又是做什麼的呢?”

老人家微微一笑,道:“奇跡或許有一天能降臨在我的身上,我能夠通過這面鏡子看到自己的長相,看看我長得什麼樣,所以不論何時何地我都帶著這面鏡子。”

    老人的話徹底震撼了身患絕症的年輕人:雖然是個瞎子,但是這個老人的生活充滿了希望與陽光。與他相比,自己要比他優越多了。於是轉身走向醫院。回到醫院,年輕人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雖然化療讓他痛不欲生,但是他還是堅持下來了,沒有放棄。

    肉體的痛苦並沒有摧毀年輕人心中的希望,終於有一天奇跡降臨到了他的身上,病魔被驅除了,他的身體康復了。從此以後,年輕人也有了自己的兩件寶貝,那就是積極樂觀的心態和屹立不倒的信念。

 

 

    盲人希望有一天可以照到鏡子,看看自己的樣子,那是多麼不可能的事啊!但是他的心裡一直覺得上天有一天一定會讓他看到自己的樣子,這又是多麼美好的事!其實生活中的美好無時不在,只要心中有一份信念,並一直堅守下去奇跡或許真的會出現。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盲人身帶鏡

 

 

 

期待眼睛明

 

 

 

感動重病患

 

 

 

忍痛化療行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意念影響你的健康   文/劉志祥

慈悲心生健康生,

怨恨心生疾病生;

疾病心滅疾病滅,

正向意念改命生。

    美國的大衛·霍金斯博士是一位醫生,在美國很有名,他醫治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病人。他研究發現:“人的意念振動頻率如果在200以上就不生病。” 大衛·霍金斯發現,凡是生病的人一般都用負面的意念,他們喜歡抱怨、指責、仇恨別人,不斷指責別人過程當中就消減自己很大的能量。這些意念的振動頻率低於200。這些人容易得很多不同的疾病。

    振動頻率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磁場。“很多人生病是因為沒有慈悲心、

愛心、寬容柔和等,只有痛苦和沮喪,通常這些病人的振動頻率低於200,

容易得很多不同的病。”霍金斯博士說:只要看到病人就知道這個人為什麼生病,因為從病人身上找不到任何一個和愛相關字,只有痛苦、怨恨、沮喪,包附著他全身。

   研究發現:最高的振動指數是1000,最低的指數是1。目前,在這個世界上,他看到振動頻率最高的是700,他的能量特別足,這些人出現的時候,能夠影響一個地方的磁場。當一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瑞薩出現在頒獎會上的時候,全場氣氛相當好,振動頻率很高,她的磁場讓全場的人都感受到她的能量,美好和感動充滿其中。當能量很高的人出現時,他的磁場會帶動整個萬事萬物變得美好祥和,而當一個人有很多負面意念的時候,傷害的不僅是他自己,也讓周圍環境磁場變得不好。

    霍金斯博士說他做過上百萬次案例,在全球調查過不同人種,答案都是一致的。只要振動頻率低於200,這個人就生病。200以上的就沒有病。200以上的意念通常表現是:喜歡關懷別人,慈悲心、愛心、行善、寬容、柔和等等這些都是高的振動頻率,達到400到500。相反,喜歡嗔恨、發怒,動不動指責、怨恨、嫉妒、苛求他人,凡事自私自利,只考慮自己,很少考慮他人感受,這些人振動頻率很低,這些低的振動頻率也是導致癌症、心臟病等種種病的原因。

    他從醫學角度告訴人們,意念真的是不可思議,意念對人的健康有很大影響。當今人們最大的誤區,或者被嚴重洗腦的是:治療只能靠醫學,健康只能靠藥物。

治療人體不能用像修理機器更換零件一樣的思維(機械思維)對待人體,因為機器壞了絕不可能自動修復,但人體被割破流血就會自動癒合,說明用對待機器的方法來對待生命,明顯是錯誤的。

    手指被割破了為什麼會自動癒合?這是因為生命本身具有不可思議的自愈能力,它是生命這個大系統天生所具有的。生命本身充滿神奇,充滿奧秘,充滿不可思議大智慧。歷代的無數神醫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用各種方法啟動、引爆、

調動生命本身的大智慧和自愈能力!當我們站在生命的層面時,我們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如果我們不站在生命的層面,不瞭解生命,我們認識的一切都是假像。身體是心靈的一個表像,如果我們把疾病歸為身體出了問題,我們治療的就是症狀,而我們永遠解決的是症狀,沒有解決症狀背後真正的原因。

   《易經》的“易”,意思就是改變,《易經》就是研究萬事萬物變化的規律。

你去看病,醫生會說,你這個部位病變了。所以疾病是變出來的,是因為一些因素變來的。既然病可以變來,那就可以變走。疾病就是由很多條件共同構成的,只要拆掉一個條件就可以讓疾病走。為什麼有人一直生病卻無法治癒呢?因為沒有找到治療疾病的關鍵。比如想讓一個汽車開不了,不需要把整個汽車都炸了,

實際上只要拆掉一個輪子或者拔掉油管,它就跑不了了。病來病去,病來不去,病去還來,都只是暫時解決了問題。那到底誰在決定我們的生命,誰在決定我們的身體?信念。

    信念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你相信自己的生命是美好的,生命就會越來越美好,相信自己的生命是苦難的,生命就會越來越苦難。相信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意識地相信(我們知道的);一種是潛意識相信。只有影響到潛意識,影響到靈魂才能真正改變生命。

   深思總結,原來哲學、倫理、心理學、醫學、宗教、佛學都是可以用來治病的。我們健康的心生了,健康就生;疾病的心生了,疾病就生;疾病的心滅了,疾病就滅。通過不斷的體驗,就會發現,心要生好心、生善心,人生就很順利。我們身上的病,它來,是有原因的,它因為我們的需要而來;它走,也是有原因的,因為我們的不需要而走。歷代的醫祖醫聖他們是怎麼治病的?他們治病就是用智慧、用能量、用方法調動我們自身的自愈能力。

    如果我們自己的自愈能力沒有了,那不論什麼神醫都束手無策,所以,我們自己就是最強大的神醫!這個神醫不需要吃我們人所吃的物質的飯,神醫需要美德、道德、功德、信仰來營養它。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怨恨常在心

 

傷人如利刃

 

慈悲寬胸懷

 

敦厚知善忍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三戒九思     文/劉志祥

戒除色慾年輕時,

戒除鬥狠壯年時;

老年時戒除貪念,

做君子須做九思。

  孔子認為要想成為真正的正人君子,符合禮的規範,必須做到「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即年輕時,血氣未穩,對異性好奇而感興趣,所以要戒除色慾;壯年時,血氣方剛、脾氣正旺,對種種看不慣的事情橫加指責,所以要戒除好勇鬥狠;老年時,血氣已衰,別的愛好都已喪失,唯一喜歡的就是財物,所以要戒除貪念。

    孔子的三戒,戒色、戒鬥、戒貪,對待人處事影響很大,因此要堂堂正正做人,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不好色,不好鬥,不好貪。

  除「三戒」外,孔子認為君子還必「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即1.看要看清楚;2.聽要聽清楚;3.臉色要表現溫和;4.容貌要流露謙恭;5.說話要反映出忠實;6.做事要恭敬;7.疑惑要發問;8.忿怒要想後患;9.見利要想是否應得。

   孔子的九思,要把它當做座右銘,每晚睡覺前我都要做「九思」,有錯則改,無錯嘉勉。每天早晨醒來躺在床上先對自己說:我今天要做孔子的「九思」,我今天要比昨天更好,我不跟別人比,因為「人比人,氣死人;貨比貨,要扔貨。」我要跟自己比,要超越自己,要比昨天更進步,我要安排今天的schedular,分輕重緩急,達成今天的工作。

   孔子在大部份人的心中是完美的象徵,畢竟他可以做到大部份人做不到事,孔子的思想會一直流傳下去,他一生對眾生的關愛,對正義之事熱誠之心,還有意圖拯救塗炭心靈的想法,真的值得我們效法。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詩意與禪意        文/劉志祥

詩意如天朗潤,

禪意似地厚實;

詩意禪意底蘊,

豐富心靈充實。

    詩意的美麗和浪漫、衝動和幻想,常常像綻放枝頭的玫瑰、薔薇一樣,把我們的心靈世界裝點的燦然爛漫;詩意使我們的尋常生活變得如駕舟江河,踏著滾滾的波濤,檢閱著兩岸不斷變幻的旖旎風光。

   而禪意則讓我們的生命歲月裡瀰漫著果實的馨香,讓我們的心靈裡充滿了那種“野渡無人舟自橫”的平靜和超脫;禪意是那種把對美的欣賞和讚嘆變成了享受和感悟,猶如把雛菊的鮮麗變成了杯中清茶的芬芳。

    詩意是平靜中的熱烈,而禪意則是熱烈中的平靜。詩意是綠色的,如奔湧的河流,如蒼莽的森林,如羊群游移的草原;而禪意則是蔚藍色的,如悠然的晴空,如遼闊的大海,如委蛇的遠山。  

   當一個人的心中充滿詩意的時候,他的生命中必然蕩漾著青春的活力和激情;當一個人的心中充滿禪意的時候,他的靈魂世界裡必然閃耀著領悟的聖光,氤氳著智慧的芳香。詩意的熾烈中若有了禪的底蘊,則靈感如泉而湧;禪意中若有了詩的曼妙,則禪鋒更加耐人尋味。

   詩意是我們心靈世界裡的一隻翱翔歌唱的飛鳥,是一匹奔騰嘶鳴的駿馬,是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而禪意則是我們心靈世界裡的一片幽靜的湖泊,是一座穿越了時空默然不語的雪峰,一棵經歷了無數歲月的洗禮而依然蔥蘢茂盛的古木。  

詩意使我們對生活充滿無限的愛戀,使我們對生命充滿無限的遐想,給了我們一雙善於從生活、生命和大自然中發現美的眼睛;而禪意則讓我們透過了這層美去感悟生活和生命的本質,去從大自然那空靈自在的雄渾壯闊中去領悟我們內在靈魂的依託之所在。

 當美像火種一樣點燃了我們心靈裡奔放的激情之火時,那詩意便是火焰;當美像春水一樣悄然融入我們的心田、並給我們帶來舒展暢快的享受時,這享受便是禪意。詩意如陽光,映射著生活原野中的奼紫嫣紅;禪意如新月,安撫著人生風雨裡的那顆燥動的心。  

    詩花禪果,是生命和生活外美內秀的和諧與統一,猶如山水相依,才能造就大自然的勃勃生機。花孕育了果,但果的種子中也攜帶著花的基因,所以說,詩意中往往並不缺少禪機,而禪意中也常常充滿詩的神韻。人生在世,不也如此?生活和生命之美所帶來的衝動與悟所帶來的欣快,不正如影隨形?  

   詩意如天朗潤,禪意似地厚實,所以,正是詩意和禪意,才造就了我們心靈的豐富與充實。

 

 

 

感謝出外人贈回應分享

詩禪各有色

相近欠契合

綠氛圍熱烈

藍沉穩不奢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養身要動 養心要靜     文/劉志祥

養身要動要活動,

流水不腐因常動;

養心要靜益心智,

心不清凈思妄動。

    我們的身體是一部機器,機器要運作、要運轉,一定要動,不動就會發生故障,就會發生毛病,所以一定要活動要活就要動,不動就不活,「活動」這兩個字的意義很深。

    養身要動,養心要靜,我們古人懂得這個道理,這是健康之道,這是養生之道。 現在人顛倒,身要不動,心天天在動,這樣一來,奇奇怪怪的病就來了。心要清淨,心要空虛,心裏頭不能有東西,這是大乘佛法教給我們的養生之道,這是最高的養生之道。現代人恰恰相反,他心裏頭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天天在那裏妄想分別執著,跟這個原理相違背。

   養生在動,養心在靜。心不清凈,思慮妄生。心神安寧,病從何生。閉目養神,靜;活動身體,貴在經常,心情舒暢,長壽健康;遇事勿怒,勞勿過偏,茶水勿濃,學習勿念。古人云「戶樞不蠢,流水不腐,以其常動故也。」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身體活動常

 

四肢變堅強

 

追趕跑跳碰

 

無一不在行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

 

 

 

(抱歉!本月照片上傳已達100%無法再上傳)

 

  人在何時最明白?      文/劉志祥

人在何時最明白,

沒人一生都明白;

因人因事而有異,

人臨終時最明白。

    人大都是糊塗一陣子,明白一陣子,沒有誰能一輩子明白,也沒有誰會一輩子糊塗,當然精神病患者另當別論。聰明人無非明白的時候多,糊塗的時候少罷了,即便稱讚一個人絕頂聰明,也難免會有「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的時候,更不用說一般人。那麼,人在何時明白,何時糊塗,皆因人而異,因事而異。譬如貪婪之人,見錢財就會犯糊塗,膽大妄為,伸出手去,不計後果;好色之徒,一遇美女嬌娃,就難以自製,欲火中燒,明知道人家是美人計,是圈套,也硬往裡鑽。

    人在倒楣時最明白,平時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不分彼此,親如兄弟。而一旦到了秦瓊賣馬,關羽走麥城的時候,就會有人坐視不管,看你笑話,有人落井下石,趁火打劫。於是這就明白了誰是患難朋友,誰是無恥小人,誰是忠言逆耳,誰是巧言令色;明白了以後朋友該怎樣交,道路該怎樣走,錢財該怎樣花。

    人在大病後最明白,大病一場後,人才會明白只有身體最重要,其他都在其次,身體是1,其他都是O,沒有了1,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所以,平時那些看似重如泰山般的事情,一場大病就都看輕、看透、看開了。一個人如果是被那些世間名利所困擾而生場大病,這時則萬念全消,半點豪氣也無,在病床上想想自己的愚蠢和可笑,想想日後的打算和人生的理想,想想自己為了金錢和權力而忽略了多少親人和朋友,辜負了多少人的期望和祝福,這一切都想明白了。出了院他可能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人在臨終時最明白,即將被迫飲下毒酒的李煜想明白了,「不幸生在帝王家」;不久於人世的陸放翁想通了,「死去才知萬事空」;彌留之際的範大成明白了,「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一日被連降十九級的年羹堯想明白了,「人生貴適宜」;白綾系脖的和珅想明白了,「百年原是夢,卅載枉勞神,對景傷前事,

懷才誤此身」;站在昆明湖前的王國維也想明白了,「經此世變,義無再辱」。

   人在下臺後最明白,人一下臺,立刻樹倒猢猻散,以前家裡門庭若市,熙熙攘攘,現在變得門可羅雀,車馬稀;以前鞍前馬後的部下嘍囉,再見面立刻變成陌路人,滿面桃花變成冷若冰霜。這才明白,敢情以前人家對我畢恭畢敬,原來對著我頭頂上那頂官帽;人家對我吹吹拍拍,原來對著我手中的權勢。做官是一陣子,做人才是一輩子,想想自己以前在位時頤指氣使,牛皮哄哄,實在可笑。

    人在退休後最明白,回想以前在位時,同事之間為名利地位,為雞蟲得失,為評職稱、升官銜,爭得不亦樂乎,臉紅脖子粗,甚至爾虞我詐,以鄰為壑,實在沒意思。退休後才想明白,那些東西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論級別高低,官職大小,退休時都趕齊了,大家全是退休老同志。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人在入獄後最明白,明白什麼呢?明白法律真不是嚇人的,誰犯了法都難逃法網;明白世界上沒有後悔藥,監獄飯不要錢卻不好吃;明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不到」。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大病一場後

 

人生才看透

 

無常隨時來

 

當下要緊摟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

 

 

 

 

拉著今天的手,就有美好的明天       文/劉志祥

不管還有幾明天,

今天是停留時間;

對著明天有憧憬,

夢想擁有之今天。

    不管生命還有多少個明天,今天永遠是我們停留的時間,對明天的期望,是我們渴望今天的延續。對明天的憧憬,是我們夢想擁有的今天!明天,明天拉著今天的手牽著命運的線,今天累計著昨天,明天堆砌著今天無論情深緣淺。

    日子一天又一天,一生總徜徉在今天,活在今天裏愛就在今天。不管生命還有多少個明天,我們只能擁有今天,好好的珍惜。今天生命的路途會灑下一路美好的昨天。

   今天,光陰、四季、年輪、都是今天的掠影,都隱匿在明天的今天。不管生命還剩多少個明天,我們只要有今天,愛今天的愛,戀今天的情,心繫今天的美好,運籌今天的幸福,把握今天的命運,用一顆真誠的心擁抱今天。

   不管愛的路途有多麽遙遠,把真情蘊心間,拉著今天的手就有美好的明天。牽著感情的線,就有延伸的緣,心願心花為愛展媚,灑脫漫步天地間,不去想還有多少個明天,讓時間停留在今天,不管生命還有多少個明天。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抱歉!本月照片上傳已達100%無法再上傳)

 

 

   新的一天,新的希望     文/劉志祥

 

新的一天新希望,

 

每天都是這麼好;

 

光陰撒落在日子,

 

心底依然感溫暖。

 

    清晨,打開窗戶,薄薄的陽光,微冷的空氣,頓時穿過我的身體,一個乾淨的早晨,透明著生命中新的一天。

    每一天都是這麼好,細碎而喜歡,這些零零碎碎撒落在日子裡的瞬息,這些走過歲月時的留下或遺忘的心情,這些漸漸失去的光陰,就這樣吧,這樣變老,

只是放下了一些東西,日子變得簡潔單純了,卻依然可以活得自在而不乏味,依然可以忙忙碌碌。最重要的是心底依然溫暖,內心依然有愛。

   每天早晨醒來先對自己說:我今天要比昨天更好,我不跟別人比,因為「人比人,氣死人;貨比貨,要扔貨。」我要跟自己比,要超越自己,要比昨天更進步,我要安排今天的schedular,分輕重緩急,達成今天的工作。

     我每天都跟海綿一樣,不斷吸收好資訊來滋養我的心靈;我熱愛行動,我不斷的享受行動的樂趣,今天我一定會有好表現。握著拳頭,對著鏡子中的自己說:我是一個勇於挑戰的人!我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人!我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人!我是一個非常熱情的人!我是一個非常有自信的人!拍拍自己的肩膀,並鼓勵自己說:加油!好好表現,你一定做得到加油!我很努力,我一定做得到!今天我要好心情來陪伴我,因為這是我的選擇。我是個快樂的人,我享受生活中的樂趣。我是最優秀的,很多人都很喜歡我。我相信我自己,我一定會成功。相信每天都有非常棒的事情發生在我的身上。我很健康、我很快樂、我每天充滿活力。

    今天是新的一天,無論陽光、雨水、空氣和心情都是新的,在新時光裡,過著老日子;在老去的路上,揣著一顆清新的心,有些東西永遠不會老,比如愛,比如希望。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抱歉!本月照片上傳已達100%無法再上傳)

 

 

  給生活一個拐彎     文/劉志祥

生活就像走小巷,

帶著煩惱朝前想;

不如給個拐彎處,

碰上喜愛幸福享。

    一個朋友,在銀行工作,事業有成,家庭和睦,但卻過得不開心。此人在父母那裡是孝子,在妻子那裡是好丈夫,在兒子那裡是好爸爸,在單位是好同事,個個感歎,絕世好男人。

  朋友卻有說不出的苦,我不解,問他:「你是男的嫉妒,女的羡慕,還有什麼好苦的。」朋友搖頭說不知道。

  後來,朋友開始恐懼上班,害怕待在家裡,一見到錢就手發抖,直冒冷汗。

有一天,他找到了寺廟,想要出家。大師詢問了他一番後,對他說:「山下有一個市場,市場裡有一條很長的小巷,你去走,走完了再回來,記住了,要一直往前走。」

  朋友照著大師的話做,來到山下,果然有一個市場,市場裡有一條小巷。朋友沒想什麼,朝著小巷一直往前走。他走到第一個路口,發現有一家茶莊,裡面的人正悠閒地喝著茶,他想去喝一下茶,但咽了咽口水,又繼續朝前走。走到第二個路口,他看見有幾個小孩在踢足球,想上前去踢兩腳,但佇立了一會,他又轉身走了。

  此後每走過一個路口,都會看見一件讓自己怦然心動的事,但為了完成任務,他只好往前走,直到經過第七個路口,將小巷走完。回來後,大師問他:「你開心嗎? 」朋友搖頭。朋友說:「我起初很開心,但走到最後突然很難過。」

    大師說:「這就對了,你為了完成任務一直往前,這就是你不開心的原因,你應該學會拐一下彎,不要太執著于路怎樣,而要看心怎樣。」聽了大師的話,朋友恍然大悟,作揖謝過大師,開開心心地下了山。

  後來朋友竟辭去銀行的職務,自己開了一個小茶館,以前不喝酒的他,也時不時會約朋友去小酌幾杯。不愛運動的他,竟花了不少錢買了一套裝備,開始打球、健身、游泳了。去他家裡做客,偶爾也會聽見他跟妻子吵吵架,他完全變了一個人。朋友笑著說,他終於感受了幸福。   

    原來,朋友這輩子為父母,為家庭活得多,為自己活得少。大學畢業,為了父母,他放棄了自己喜歡的工作選擇了銀行。結婚後,他戒了煙戒了酒,把時間全部花在工作和家庭上,而放棄了自己所有的愛好。所以,他雖然擁有成功的事業,幸福的家庭卻感受不到幸福。

  其實,生活就像那條小巷,與其帶著煩惱朝前走,還不如爽快地來一個拐彎。在拐角處,也許一不小心就碰上幸福,給生活一個拐彎,心無限寬。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

 

(抱歉!本月照片上傳已達100%無法再上傳)

 

 

  嘴巴富貴,往往子孫發達      文/劉志祥

嘴巴富貴子發達,

人造嘴業患無窮;

知足顯現成就相,

為人為己是英雄。

  富貴的人,要有富貴的心,就有富貴的嘴。人造嘴業最為快,逞一時之快,但後。但嘴巴很富貴者,往往子孫發達,門庭昌盛。  

   人不要喊窮。喊窮的人是很貧賤相。人喊窮,就是不知足,或者要佈施時,就捨不得拿出錢財來而喊窮。這麼一喊,上天就把窮的磁場給他了,結果就越來越窮。那人要富貴,首先要知足,知足是一種成就相。對什麼事情都要知足,慢慢的生活就會越來越富貴,否則都會越來越窮。

  人不僅對物質生活,錢財要很知足。同時對周圍的人,事情,都要知足。一個家庭中,互相抱怨,互相看不起,慢慢的這個家庭就衰敗了。夫妻之間要互相知足。你遇到什麼樣子的人,都是自己業力和福報。沒有那個福報,想要找個大富貴的人來結婚,很難。人算不如天算,天就是命運,就是業力,人敵不過業力。

貧窮的人,就有貧窮相。貧是沒有福德,窮就是沒有智慧。沒有福德,怎麼能富貴呢。世俗人常常為了蠅頭小利,在爭著,爭到了人間的理,但輸掉了自己的陰德福報,沒有什麼用的。所以人人都應該迴光返照,看看自己的業障,這樣比較好。

  道德經說,道都是反過來的。要想成就,一定要反過來。比如說人人都以為為自己好,自己就會越來越好。殊不知,太為自己好的人,往往得不到福報,也就越來越差了。相反的,不為自己好,就想著為別人好,那上天反而不會虧待他。而他慢慢的就會變好起來。古人講的,為一家的利益,就不必當官。當官是要為百姓想,這樣當官才有意義。太為自己想的人,往往富貴不了。

  佛教能發達,和佛以及祖師大德這種從不為自己想的精神有關。佛教為什麼能保存兩千多年,而且越來越旺。祖師大德從來不為自己想,就為眾生想。所以眾生就懂得來報答他,廟宇破了,後人就能翻修。這也是證明了上天不虧待人。

  比如說世俗人,像孔子的子孫到現代有七十多代。范仲淹被印光大師讚歎為孔子之後第一人,他為官為人,都很少為自己想,為自己一家族的利益想,而是為天下的人想。所以他的子孫,不完全統計,有170多萬人的後裔。也是子孫昌盛。

  大道無私。西藏有句話:人為自己想時,就是災難的開始。佈施出去,不會少掉,相反的,佈施了錢財,得到了子孫的昌盛。上天何曾虧欠過人呢。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別逞一時快

 

口業造不怠

 

話多元神傷

 

直將身子害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