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png

 

 

            口語表達的技巧          文/劉志祥

口語表達得技巧,

裝備內在多累積;

洞察人心說對話,

多說多練多成績。

   好的口語表達,是清楚表達的能力,也是推銷自己的能力,更是敢於公開表達的自信與技巧!馬克.吐溫有一次坐火車要到大學演講,但火車開得很慢,他心裡很急。查票員來了,馬克.吐溫拿出一張兒童票。查票員仔細看了看,「真有意思,我實在看不出來你是一個孩子。」
「我現在當然不是個孩子,」馬克.吐溫說,「我買票的時候是小孩。你知道,火車開太慢了。」

   全球首富巴菲特在他年輕的時候,其實是個害羞、內向、結巴的年輕人。後來他決心去改善自己的這個弱點,就特地去上溝通表達的課程,因為他發覺到,一個人即使有好的點子、好的建議還不夠,還要別人能夠相信你,你才會成功!

這也證明口語表達能力是可以訓練與學習的。

那該如何練習呢?

1.多說多進步:

    克服內心的恐懼,養成多開口的發言的習慣,不要害怕犯錯,害怕被批評,也別害怕跟人家說得不一樣,或是害怕講出來話題會不周延,畢竟那就是自己現在的樣子,接受現在的自己,嘗試著說出來,才有不斷改進的機會!

2. 裝備內在:

    其實表達能力就等於這個人的思維、邏輯,甚至是EQ的能力,所以口語表達的訓練,也是腦力的訓練!說出來的語句不完整、缺乏邏輯、不知所云,是會讓人聽得很辛苦的!若要說出來的話有內涵,就需要透過大量的閱讀,以及生活經驗的累積。

3.洞察人心:

   敢開口以及說話的材料都備齊了,最後要留意的就是「說對話」!與人互動溝通時,要懂得察言觀色、有同理心、具備應對進退的智慧。「說話」是為了表達自己,打動別人,無論說話的主題、目的是什麼,哪些話該說,哪些話又不該說,一定都要以聽者的需求與立場為出發點,這也是培養社交智慧、EQ的能力之一。

   學習如何流暢、明確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如何順利與人溝通、分享、討論,甚至說服、影響別人,已經愈來愈重要了,而口語表達的能力,不能只看教學指南,或背標準答案,就像在學游泳一樣,必定要去實際不斷的練習,公開表達的自信也是可以被培養出來的。

   有關口語表達的笑話,一位已經喝得茫酥酥的歐吉桑,趕到醫院掛急診,護士小姐拿資料讓他填寫,他只寫了一個"林",就停止了。
護士小姐就問:「你林什麼?(台語發音)」 
歐吉桑回答:「我喝高粱酒。」 
護士小姐說:「不是啦!我是問你叫什麼?(台語發音)」 
歐吉桑回答說:「我叫海帶和滷蛋....」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具備好口條

人生列首要

意向表清晰

對方一目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