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克牌


 


         撲克牌                     / 劉志祥


   據業內人士介紹,撲克牌的誕生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但迄今沒有一個定論,法國人認為撲克是法國人在1392年發明;比利時人說比利時早在1379年就出現了撲克牌;意大利人則說撲克是意大利人1376年發明,還有說是埃及、印度、朝鮮等國發明,而更多的西方人卻認為,中國紙牌在1213世紀(南宋時期)傳入歐洲,依此說法,最早發明撲克牌的國家應該算是中國。


  撲克牌最早是用來作掛卜的用具,它的四種花色在當時都有不同的寓意:「黑桃」圖案代表橄欖葉,其寓意是和平。「紅桃」是心形,像徵著智慧、愛情。「梅花」的黑色三葉,是一種三葉草,難得有四瓣的,歐美人認為,誰發現了四瓣的三葉草誰就會走運,所以三葉草代表著幸福;菱形的「方塊」表示鑽石的形狀,它的含意是財富。後來,這種卜筮用具演變成了玩具,它的求卜作用也漸漸消退。


  台語的撲克牌稱「khe1 ji2 bang2」,是借由日語〈けいじばん〉而來,〈けいじばん〉本是日語詞,就是「告示牌」、「公告欄」的意思,為何日語的「掲示板」成了台語的「撲克牌」?理由很簡單,日治時代台灣人家族聚會時最普遍的一種撲克牌遊戲就叫「khe1 ji2 bang2 su1 to2 phuh4」,所以「khe1 ji2 bang2」就轉化成了撲克牌的台語名稱。此遊戲的規則就是當打出手中所剩的最後第二張牌時,必須同時叫聲「khe1 ji2 bang2」;如果順利出清最後一張牌時,必須再叫聲「su1 to2 phuh4」,以贏得遊戲。「su1 to2 phuh4」就是日語的「ストップ」,也就是英語的「STOP」之示已經終止的意思。


  撲克牌的玩法除了けいじばん『ストップ』,還有「撿紅點」、「接龍」(排七仔)、「梭哈」、「大老二」、「抓鬼」、「拱豬」… 等等,是一種老少咸宜的消閒,尤其過年期間是闔家娛樂的好幫手,我喜歡玩撲克牌,也喜歡用撲克牌變魔術,但不喜歡看撲克臉。 


 


 


 


 


 


 


 


 






引用網友清風草堂音樂欣賞
*((Self Contro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劉志祥老師 的頭像
    劉志祥老師

    lch7413的部落格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