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娜伊谷福美吊橋




福美吊橋橋頭



福美吊橋




福美吊橋




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




達娜伊谷




達娜伊谷




達娜伊谷吊橋




達娜伊谷吊橋






達娜伊谷溪水潺潺而流




達娜伊谷清澈溪水





鯝魚戲水




山地舞表演




跳山地舞




一起跳山地舞




與表演者合影




與表演者合影




山美社區合影




奮起湖車站





奮起湖合影





奮起湖之旅




舊火車頭





奮起湖老街





奮起湖老街



方竹林




方竹林




天長橋




地久橋




龍隱寺




濟公大佛




吳鳳公園





吳鳳公園





吳鳳公園






吳鳳公園























仁武社福中心達娜伊谷逍遙遊


                                  /圖 劉志祥


達娜伊谷逍遙遊,


清澈溪水潺潺流;


原民歌舞表演賞,


不捨離別心還留。


  十月二十一日,受友人潘素真邀約,參加高雄市社會局仁武社福中心達娜伊谷逍遙遊,上午七點在仁武文武里活動中心前集合,搭乘富士山遊覽車,上第二高速公路開往嘉義,一路上風馳電掣,享受車上飆歌與高速行駛的樂趣。


  約莫兩個半小時車程抵達達娜伊谷,Tanayiku「達娜伊谷」鄒語意為忘記憂愁的地方,是台灣少見的乾淨溪流。它位於曾文溪上游,海拔約五百公尺,溪長十八公里,氣侯宜人,風景秀麗。在經歷了十多年來的調養生息,期間雖然遭遇到許多天災,然而山美卻動員全體村民,不畏艱辛整修達娜伊谷,直到今天,達娜伊谷仍是山美族人的精神象徵。
  
首先,我們走上長一百七十五公尺,俗稱天梯的吊床式福美吊橋,福美吊橋橋身以鄒族的紅、藍、黑三色為主,橋樑優美的弧形線條劃過山際。陡峻的高山伴隨著清澈溪水潺潺流,蘊育了山美子民的生命,看那「高山青,澗水藍」,真的忘了憂愁。


  接著,走第二座吊橋,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後重建,耗資五千三百多萬的達娜伊谷吊橋,是全台唯一橋上設有觀景台的達娜伊谷吊橋,達娜伊谷新吊橋是單塔懸索式,橋長二百廿八公尺,卅公尺高的主橋塔矗立在達娜伊谷溪畔,吊橋上飽覽達娜伊谷和曾文溪的風光,也看得到橋下溪流中的鯝魚等魚群。


  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是台灣第一座由民間推動而成的生態公園,由山美社區發展協會管理。達娜伊谷中自然生態豐裕,尤其是鯝魚,是鄒語意為「真正的魚」,是台灣特有種魚類,在陽光照射下,可看見銀白色的魚肚此起彼落閃個不停,彷彿一顆顆流動的寶石,顯得趣味橫生又異常亮麗。


  鯝魚俗稱「苦花」,僅見於水溫低於二十度的河川上游,對水質要求頗高。鯝魚身長大約十五至二十五公分,屬體型大的溪釣魚種,以岩石縫的藻類及小昆蟲為食,經濟價值甚高。


「魚兒、魚兒水中游,游來游去樂悠游,倦了臥水草,餓了覓小蟲。」達娜伊谷溪設置有賞魚區,沿著賞魚步道漫步欣賞,會感動於大自然的這份無限契機與和諧。


  接下來,我們到歌舞展演場,每天上午1030與下午230表演兩場,用歌舞演出鄒族的生命力,也讓大家感受到視覺與聽覺饗宴。


  中午,在達娜伊谷八八餐廳,享用原住民風味餐。餐畢,往奮起湖出發。奮起湖,舊稱畚箕湖,隸屬台灣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海拔1405公尺之山城。以阿里山森林鐵路中途站、鐵路便當、老街與自然景色聞名,有南台灣九份之稱。導遊說:「奮起湖中的『湖』為台語中低窪地之意,當地實際上並無湖泊,但中國觀光區有在販賣標榜『正宗台灣奮起湖真珠』可見中國人口有十億,有九億在欺騙,一億在訓練。」引來一陣笑聲。


  奮起湖老街位於火車站下方約150公尺左右,老街的店家販賣許多特產及紀念品,例如火車便當、豆腐、糕餅、愛玉冰,還有木屐、阿嬤級的乳液白熊面霜等等。


  四方竹位於奮起湖火車站斜前方,因枝幹為四方形而得名,原產於中國四川峨嵋山,它的環境最適合於海拔1200公尺至海拔1600公尺,而奮起湖海拔為1400公尺左右,適合生長,大部份用於亭園造景及枴杖使用。


  離開奮起湖,車子抵達天長地久,天長地久橋位於觸口村,為橫跨八掌溪兩座古樸吊橋。座落在八掌溪與獨寮山間河岸上的觸口村,是阿里山公路的起點處。興建於日治昭和12年(1937年),為早期鄉內公田庄經觸口至嘉義的必經之橋。天長地久橋分別為兩個不同的吊橋,低處是地久吊橋、高處則為天長吊橋,地久橋與觸口橋平行於台18線上,天長則於龍隱寺後方,在這裡常可見雙雙對對的情侶漫步於橋上,由橋面上往下俯瞰,視野更為空闊。


 「天長地久」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內文為「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地所以能夠長久,是因為它們不去強求一種非其不可的狀況維持,所以能夠長久。


  最後一站來到吳鳳公園,吳鳳紀公園是國際建築大師漢德寶教授精心規劃,採閩南式建築,地舖馬齒石,迴廊紅柱八角亭,依山坡地高低起伏而走,牆上有圓形、甕形、八角形、多角形的開口,每一個開口依造型採用不同的材質裝飾,任你穿越一道道的紅牆,一部族群融合史也一幕幕的播放,雖今日歷史的吳鳳真實性引起爭議,但我們相信融合的過程雙方都有一番血淚。


  在吳鳳公園,見慈聯社會福利基金會志工隊前正、副隊長吳奇謀與沈秀華用雙手勞宮穴測試公園磁場,原來他們是靈寶潛能開學會會學員,並說學習潛能開發讓人身體更健康,心情開朗樂觀,提昇工作效力,增進人際關係,事業宏展,家庭安樂等,益處良多。


 晚間,在中埔鄉綠野珍餐廳,享用旅遊合菜晚餐。回途在車上開始飆歌,一路飆到高雄,「沒有不散筵席,只有不忘是回憶;結束嘉義逍遙遊,期待明年再相聚。」




 



















































*((Music("歉意"原曲)-F.R.Davi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