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31 17.05.53  

佛陀紀念館合影

 

738709524_m[1]  

美濃《老古的家》庭園餐廳

2014-10-31 13.42.46  

美濃《老古的家》庭園餐廳

2014-10-31 13.47.55  

美濃《老古的家》庭園餐廳

2014-10-31 12.21.11  

美濃《老古的家》庭園餐廳

2014-10-31 12.30.26  

美濃《老古的家》庭園餐廳

2014-10-31 12.32.24  

美濃《老古的家》庭園餐廳

 738865619_m[1]  

美濃《老古的家》庭園餐廳

 738795697_m[1]  

美濃《老古的家》庭園餐廳

738169717_m[1]  

 

美濃《老古的家》庭園餐廳

2014-10-31 13.01.13  

美濃《老古的家》庭園餐廳

]2014-10-31 13.01.50  

美濃《老古的家》庭園餐廳

2014-10-31 13.14.43  

美濃《老古的家》庭園餐廳

  10387542_737090019718208_3406271847651374582_n  

參觀美濃窯

2014-10-31 14.06.21  

參觀美濃窯

2014-10-31 14.14.53  

美濃窯

2014-10-31 14.53.47  

美濃窯

2014-10-31 15.28.08  

參觀廣勝進紙傘

2014-10-31 15.28.23  

參觀廣勝進紙傘

2014-10-31 16.29.42  

佛陀紀念館

2014-10-31 16.33.18  

佛陀紀念館禮簡報

2014-10-31 16.58.19  

佛陀紀念館

2014-10-31 17.03.01  

佛陀紀念館

2014-10-31 17.14.56  

佛陀紀念館

2014-10-31 17.17.17  

佛陀紀念館

2014-10-31 18.59.29  

〈漢來蔬食健康概念館〉用餐,受素食美餚。

2014-10-31 19.00.07  

〈漢來蔬食健康概念館〉用餐,受素食美餚。

 

 

 

 

 美國亞利桑那州友誼團國際友誼團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巡禮        文/劉志祥
佛光普照三千界,
八塔基座有天宮;
禮敬大廳迎賓客,
本館大佛眾敬恭。,
 十月三十日上午,我夫妻倆帶親善大使比爾〈Bill〉及丹尼〈Dee〉夫婦到美濃《老古的家》庭園餐廳與其他接待家庭與親善大使會合聚餐。

  老古的家,位於美濃民俗村對面路口內直走,不遠處第一條叉路左轉約10公尺,就會看到有個牌子寫著"老古的家"。佔地約二千八百坪左右,環境十分優美,是一個古色古香,充滿濃濃客家味的地方。

  餐後,參觀美濃美窯,美濃風景優美民風純樸,單純的農業社會結構附帶著濃厚的民俗氣息,加上這裡的好山好水,已經很引人入勝。稟著客家人刻苦耐勞堅毅的個性,美濃窯創辦人朱邦雄,在這個素無陶瓷工業的環境裡,非常艱辛地在美濃靈山山麓紮根、發展陶藝事業,為故鄉打造出另一種藝術形象,也從這裡開始催生了陶壁公共藝術,為台灣的藝術形象立下新的典範。

 接著,參觀廣勝進紙傘,美濃的油紙傘製作技術引進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約在日治時期的大正年間,是由林阿貴和吳振興延請中國製傘師父來臺傳授技藝,而另一種說法則是由廣東梅縣製傘師父郭玉琴渡海來臺,落腳於高雄美濃定居,故而將技術傳入美濃。早期美濃紙傘廠都以「廣」字命名,如廣振興、廣德興、廣榮興、廣美興等。 1960 年代前,油紙傘、菸葉和稻米為美濃地區的重要經濟收入。1960 年代時,美濃紙傘業達到最興盛,美濃當地共有二十幾家紙傘廠且每年生產約二萬把以上。 1980 年代之後,臺灣民生經濟逐漸富裕,美濃旅遊觀光業也開始漸漸興盛,使得油紙傘逐漸由原本實用的生活目的轉變為與觀光結合的地區文化。

  離開廣勝進紙傘,開車前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再與其他接待家庭與親善大使會合。佛陀紀念館自2003年啟建,歷時九年,於2011年竣工,集「千家寺院 、百萬人士」共同成就,開創「前有八塔,後有大佛, 南有山靈,北有袛園」的宏偉格局,一座融合古今、傳統與現代的建築,具有文化、教育、慧解與修持的功能。
佛陀紀念館,佔地一百公頃,因西藏喇嘛Kunga Dorje Rinpoche感謝佛光山為一弘揚人間佛教的正派道場,乃將護藏近三十年的佛牙舍利致贈星雲大師,因而建館供奉,讓正法永存,舍利重光。

  首先,我們聽簡報,主持的女師父風趣的談話與把「阿彌陀佛」套用《生日快樂》、《兩隻老虎》、《阿里郎》唱出,引來陣陣笑聲。

  我們參觀禮敬大廳,佔地一千四百坪,前有獅群與象群迎接賓客,內設有接待、詢問、寄物、攝影、美食、流通處…等多功能服務。
 八塔〈分別名為一教/二眾/三好/四給/五和/六度/七誡/八道〉,基座設有客堂及簡報室介紹佛陀紀念館,供應茶水,並提供各界種諮詢問服務,五和塔喜慶之家更設有佛化婚禮等服務;基座之上各有「天宮」,珍藏各種宗教文物。
  最後,參觀本館,本館樓高近50公尺,佔地四千餘坪,地下一層,地上三層, 頂層「藏經閣」奉納百萬份由世界各國人士抄寫《心經》,地下則設地宮四十八座,收藏各種佛教文物,未來預計每百年開啟一座,同時收入新的文物,讓人類的文化得以綿延不絕。
  晚間,在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漢萊大飯店分店〈漢來蔬食健康概念館〉用餐,受素食美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