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z-font20200920-2-10.jpg

 

 

 

  四大皆空      文/劉志祥

佛教講四大皆空,

四要素地水火風;

人間講酒色財氣,

根本是皆講不通。

   佛教講四大皆空,是沿用著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的,佛教把一切物質現象(色法)歸納為四種基本要素,即堅性的“地”、濕性的“水”、暖性的“火”、動性的“風”,謂之“四大”。四大可分為內、外兩大類:同心識和合而形成眾生肉體的為“內四大”;不同心識和合而形成山河大地等的為“外四大”。

  “四大皆空”是指“酒色財氣”還是“財色名利”呢?都不是,是指組成我們身體乃至世界萬物的四種元素——地大、水大、火大、風大。要知道萬法皆由因緣所生,緣來則聚,緣去則散。比如,我拿手指敲這個桌子,會發出響聲,那麼這個響聲是桌子發出的還是我的手指發出的?單獨來看,桌子和我的手指,都不會發出響聲,只有具備“敲”這個因緣,才會生出一個第三者——響聲。所謂:水本靜,石無聲。兩相激,空山驚。

   我們再進一步看,我們的身體,乃至宇宙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學化學和學美術的比較容易理解這個“因緣和合”的道理。比如兩種化學物質相混,會生出第三種物質,而這種新物質從顏色到氣味很可能是前兩種物質裡面根本不具備的。我們畫畫的時候調色,以及硫酸、農藥、火藥的發明,都是這個道理。

   《正法念處經》云:人命不久住,猶如拍手聲。我們的身體就是由幾種元素假和而成,是無自性、“無我”的,不能離開地大、水大、火大、風大這幾種“緣”而單獨存在。我們的皮肉筋骨屬於地大,精血口沫屬於水大,體溫暖氣屬於火大,呼吸運動屬於風大。四大假合身生,四大離散身滅,死後身體潰爛無存,骨肉歸地,溫性歸水,暖氣歸火,呼吸歸風,終究“四大皆空”。看到這,你也許會明白,白居易為什麼寫了這麼一首詩:飽暖饑寒何足道,此身長短是虛空。

   不懂佛法的人,他會脫口而出地告訴你:〝空了酒、色、財、氣,就是四大皆空嘛!〞其實,這與佛教所說的四大皆空,根本是牛頭不對馬嘴。因為佛教所講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風’的四大物質因素。

   四大的觀念,也不是佛教發明的,這是人類對於宇宙本體的初期探索而得的結果,在東西方的哲學思想史上,幾乎有著同樣的趨勢。比如中國書經所記的‘水、火、金、木、土’五行;印度古吠陀本集所說的世界形成,是基於‘地、水、風、火、空’的五種自然因素;希臘古哲學家恩比多克裡斯(Empedocles),也曾提出‘氣、水、土、火’為宇宙間不變的四大元素。

   總之,不論五行也好,五大也好,四大也好,都是指的物理界的基本元素,如果僅限於此而膠著於此,那麼,發展的結果,便是唯物論者,所以,這些思想,也是唯物論的先驅。

   有關四大皆空的笑話。

阿明問阿信說:「何謂四大皆空?」

阿信說:「酒色財氣皆空。」

阿雄說:「不對,愛空空情空空,自己落難在街中;人空空錢空空,獨身隻身苦命在打工;事空空業空空,想來想去就發瘋;手機空沒錢買來充,生活所迫緊張中;謂之四大皆空。」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世俗四大空

佛曰大不同

酒色加財氣

地水火和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