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jpg

 

 

 

  調整說話的距離      文/劉志祥

親密距離好感情,

個人距離有交情;

公眾距離剛認識,

社會距離同事情。

   我們與他人說話時,會採取不同的距離,親密的人必定越靠越近,泛泛之交可能越隔越遠,到底分寸如何拿捏?得好好琢磨。
  過去曾有個笑話,一位南美人和一位北美人交談,南美人不斷地前進,但北美人不斷地後退,結果兩個人的位置從大廳的一邊移到另一邊。 

  原來南美人習慣靠近對方,北美人習慣站得遠一點,雙方都不熟悉彼此的習慣,也產生了這種荒謬的狀況。 

不同距離代表的涵義 :

  人的生活,必定會受到空間的影響。人際關係的親疏程度,和彼此相處的空間距離,有密切的關係。像是看一對男女貼近的距離,不難猜測出,他們的感情發展到什麼階段,是熱情如火,或相敬如賓?

  掌握空間距離,也是成功溝通的要素之一。如果說話時採取了錯誤的距離,可能會破壞了彼此溝通的情緒。有位男生追求女生總是失利,他請一位朋友暗中觀察。朋友看了幾次男生約會的狀況,總算找到問題,原來男生過於害羞,不敢靠近女生,雙方至少隔了一隻手臂的長度,無形間降低了彼此產生火花的可能。 

  心理學家針對一般人的交談行為,研究出不同情況的空間距離,如果能好好掌握,必定可適當地發揮說話的效果。 

1、親密距離-稍近型(0.15公尺以內): 

  如果兩個人的距離在此範圍內,代表彼此間有非常親密的感情,如熱戀的情侶、父母疼愛小孩等,肢體語言往往比實際語言更能發揮效果。 

2、親密距離-稍遠型(0.15至0.45公尺):  

  這是關係密切的同伴所保持的距離,透露的訊息為「親切友好」,屬於友善的距離,只有彼此關係熟絡,如多年好友,才有可能走進這樣的距離。 

3、個人距離-稍近型(0.45至0.75公尺): 

  這是可以伸手抓住對方的距離,能夠看清楚對方的表情。雙方保持這種距離,表示彼此交情仍然不錯。如果與已結婚的異性處在這段距離內,可能會引起誤會。 

4、個人距離-稍遠型(0.75至1.20公尺): 

  雙方須同時伸手才能觸碰的距離,代表彼此僅有一般的交情,不算特別熟識。 

5、社會距離-接近型(1.20至2.10公尺): 

  這種距離已超過身體接觸的範圍,是辦公室人際關係適用的距離。 

6、社會距離-遠離型(2.10至3.60公尺): 

  這是工作時使用的距離,既不受別人影響,同時也方便聯絡。 

7、公眾距離-接近型(3.6至7.5公尺): 

  社交場合通常運用這種距離,也代表雙方剛認識,對彼此仍不了解。 

8、公眾距離-遠離型(超過7.5公尺):
  這是在公眾場合演說、發表報告所採用的距離,彼此並不會造成干擾。

  和不同人說話,得先思考和對方的關係,再採用適當的距離,就能有最明智的表現。

有關人生的笑話。

女兒哭著給母親打電話:「媽!老公現在還沒回來,一定有別的女人了!」

母親京輕聲的安慰說:「傻孩子!不會的!以後遇事別總往壞事想,也許是出車禍了!」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肺炎正猖狂

世人面死亡

保距一米半

恪守求安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劉志祥老師 的頭像
    劉志祥老師

    lch7413的部落格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