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夢 人生幾何 文/劉志祥
浮生若夢有幾何,
珍惜每一份情緣;
善待每一個遇見,
坐擁世外之桃源。
來到這個世界,不必因計較得失、成敗而設計最美的行程。坦然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善待每一個遇見,珍惜每一份情緣。每個人心中都曾有一個夢,是嚮往和希望,是期盼和憧憬,是喧囂世界的世外桃源。
夢中的煙火,需靈魂來點燃,生活的樂趣,只願用文字裝點。尋找靈魂最好的安放處,喜歡這份寧靜,縱然一生碌碌無為,生命之花依然綻放心間,嫣然而美麗。坐擁靜美的時光, 鞠一捧清新的山泉,悠閒清爽,與光陰對飲,與日月同輝。在時光中慢煮歲月,細細的品,默默的念,紅塵深處參一道禪心,讓一曲禪音縈繞心間,將疲憊的身心潤色在禪意中,祛除一切私心雜念,於清風暖陽之中,吐濁納新,內外兼修,只有身心合一,才能修成正果。
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苦澀中品出清香,平淡中悟出雋永,身在紅塵內,心住雲水間,方能感知禪意的芬芳。做一個溫暖的人,記得每天帶上好心情上路。即使狂風大作,雨水滂沱,只要心中充滿陽光與希望,依然可以溫暖路上的風風雨雨。倘若心中有愛,何處不是花香滿庭。
水不洗水,塵不染塵,心淨方能體會到生活的樂趣,心清才能看明事物的本質。堅定中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歷練中逐漸走向幸福的彼岸。心無雜念,不染塵埃,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保持一份淡泊明志的心境,於塵煙中見月朗,百花叢裡尋芬芳。看清了不言,是一種豁達,看破了不語,是一種睿智,善惡皆有因果,得失兩難全。做人無需刻薄,懂得積德行善,施恩與人,才能享受到生活的快樂。
人生最大的滿足就是心靈的富足,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相貌,但仍可以選擇自己生活的方式。只要盡心就能為世俗的嘈雜添上一筆優雅;只要盡力,就會為塵世的潔淨拂去一抹塵埃;只有腳踏實地,勇往直前,就一定能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將歲月裡的凝重、安暖,寫意成簡單,將過往的風景,安放在清淺的時光中,演繹著相逢與喜悅,承載著愛心與溫暖。只有讀懂了生命之重,才能淡看人生的得與失,用一顆初心,慢煮歲月的滄桑,把它蛻變成生命中獨有的經典與美麗。懷平和之心,持恬淡的心態,活在當下,緊握溫暖,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上漸行漸遠。
經年之後漸漸明白,許多事求之不得,得之不求。只有學會了修心養性,遇事才能不急不燥,拿的起,放的下。靜守內心的一份安然,在生命的路口,靜待花開,用自己的愛心,傳遞溫暖,方能領悟到上善若水、靜水流深的哲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做人理應有如此的境界。只有悟得禪機,明得禪意,方能修得禪心。
有關人生的笑話,阿發對阿民說:「明天我不上班了,我要去做豆腐了!」
阿民說:「為什麼要去做豆腐?」
阿發說:「做豆腐最保險了,做硬了是豆乾;做稀了是豆腐腦;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沒了是豆漿。萭一賣不了,放臭了,還是──臭豆腐!」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命暫若蜉蝣
命無莫強求
命定務遵照
命盡走優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