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155bdc2477795eb385735223d5122fe4.jpg.pagespeed.ic.xkLe1ZY--x.jpg

 

 

 

    自主思考力與判斷能力是如何被毀掉的        文/劉志祥

消磨時間沉娛樂,

浪費時間玩電玩;

深度思考被毀掉,

閱讀思考急轉彎。

   某公園聚集了一大堆人,每個人都手持手機在抓寶可夢,這些人為什麼這麼閒?為什麼他們願意把大把的時間,耗費在這些事情上?從心理學角度,因抓寶可夢可帶來滿足感。但是,把幾小時的時間耗費在遊戲上,讓我覺得:太奢侈了。有這麼多時間,看書或者思考,不是更好嗎?

   大約20年前,在美國舊金山舉行過一次會議,集合了全球500多位政治、經濟精英,會議的主題是:「如何應對全球化」。與會者一致認為,全球化會加劇貧富差距,會使財富集中在全球20%的人手上,而另外80%的人將被“邊緣化”。那麼,如何化解這80%的人和20%的精英之間的衝突?如何消解這80%人口的多餘精力和不滿情緒,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美國高級智囊認為,唯一的方法,是讓這80%的人口安於為他們量身訂造的娛樂信息中,慢慢喪失熱情、抗爭欲望和思考的能力—這就是聞名遐邇的“Tittytainment”戰略,由Titty(奶嘴)與 Entertainment(娛樂)合成,中文譯為“奶頭樂”。他說:「給他們塞上一個奶嘴,他們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最終他們會期望媒體為他們進行思考,並做出判斷。」

    這個戰略,具體是什麼呢?一是發展發洩性產業,包括色情業、賭博業,暴力型影視劇、遊戲,集中報導無休止的口水戰、糾紛衝突等,讓大眾將多餘的精力發洩出來。二是發展滿足性產業,包括報導連篇的無聊瑣事—娛樂圈新聞、明星花邊、家長裏短,發展廉價品牌,各種小恩小惠的活動,以及偶像劇、綜藝等大眾化娛樂,讓大眾沈溺於享樂和安逸中,從而喪失上進心和深度思考能力。

   一言以蔽之,那些被邊緣化的人,只需要給他們一口飯吃、一份工作,讓他們有東西可看,便會沈浸在“快樂”中,無心再做深度的思考。這個戰略成功了嗎?目前來看,挺成功的。是的,我說的就是一切偶像劇、明星、娛樂圈、line謠言、情緒煽動、低幼化遊戲。我們日常的視野中,充斥著這些信息。但這其中,99%的東西對我們沒有價值。

   在臉書在Youtube上,低能耍白癡的網紅破百萬訂閱,爆乳露奶照隨便破千讚,都市傳說無腦實驗破萬觀看,反之科技專業知識、分享社會議題、深度思考內容,這些沒有人願意看,你還能欺騙自己嗎?在我們生活中,有著太多太多被人為創造出來吸引我們注意力的東西——偶像劇、大片、綜藝、娛樂圈花邊、網路遊戲等,每一條推送、每一款遊戲和每一檔綜藝背後,都隱藏著一個龐大而專業的團隊。他們群策群力,用專業的消費者行為學或認知神經科學做支撐,用盡各種文案技法,就是要讓你點進去,然後幹掉你的時間。

   而反過來,無論是學習、閱讀、思考、寫作,這些事情,哪一件有著這麼強大的陣勢?哪一件有這麼容易讓人滿足?這就是消費娛樂文化為我們創造的牢籠,而我們正心滿意足地一步步走進去。一旦你習慣了娛樂這種“低成本、高回報”的刺激,你就很難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比如學習,閱讀,思考。這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長此以往,你將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如果你還對獨立思考能力懷有期待,給你下面幾條建議。

平時盡量撥出一定的時間,看深度的、優秀的書籍和文章,保持自己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盡量遠離流行的網路用語,因為“誰掌握了語言,誰就掌握了思想”。如果可以,拒絕那些膚淺的綜藝、影視劇、熱點消息、娛樂圈資訊,只看最優秀的作品。什麼是最優秀的作品?至少,是有突破性的、不反智的、引發思考的、有誠意的、需要動腦子的,不要讓自己成為“愉悅感”的奴隸。

    最後,請找到一件能夠帶給你長期收益和幸福感的事,把它安排進每天的日程中。這將幫助你對抗庸俗、平凡、索然無味的日常生活,讓你不斷保持頭腦的清醒。

    有關判斷的笑話,阿發夫妻吵架,阿發罵太太說:「請妳搞清楚,無論如何,男人作的決定和判斷都是對的,女人卻恰恰相反。」
阿發太太回嗆說:「這點我承認,也就是說,你決定選我當老婆是絕對正確的,而我判斷選你當老公則是大錯特錯。」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網紅正當道
左右選舉票
盲目一窩蜂
威力似海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