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做一個自化自己人

 

 

 

   做一個自化自己人     文/劉志祥

人不知從何處來,

去不知向何處去;

把握命運在手裡,

做一個自化自己。

    人,來不知從何處來,去不知向何處去,來非自願,去更非本意,幾十年光景,稍縱即逝。因而,還是卸下面具,放下包袱,像畢希納所言:「人啊,活得自然一點吧!我們應該像一朵雲,具有雲的飄逸,是否下雨總是那樣飄逸。」

    天下事沒有一個“必然”的,所謂我希望要做到怎樣,而事實往往未必。假使講文學與哲學合流的境界,有兩句名言說:「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人生的事情,十件事常常有八九件都是不如意。而碰到不如意的事情,還無法向人訴苦,對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兒女都無法講,這都是人生體驗來的。又有兩句說:「十有九輸天下事,百無一可意中人。」這也代表個人,十件事九件都失意,一百個人當中,還找不到一個是真正的知己。

   世上有兩種糊塗蟲,一種學而不思,一種思而不學。這兩種人,正如南懷瑾大師所描述:「有些人有學問,可是沒有智慧的思想,那麼就是迂閏疏遠,變成了不切實際的〝罔〞了,沒有用處。」有學識,但沒有真思想,這就是不切實際的〝罔〞。相反的,有些人「思而不學則殆」。他們有思想,有天才,但沒有經過學問的踏實鍛煉,那也是非常危險的。許多人往往倚仗天才而胡作非為,自己誤以為那便是創作,結果陷於自害害人。

   要把握住造化之主,才能夠超然於物外,超出了萬物的範圍以外,所以莊子告訴我們〝物化〞的自在。那麼,莊子同時在這個觀念裡頭也告訴我們,人也是萬物之一,人可以〝自化〞,自化就是變化。如果明白了〝具見〞,見到了〝道〞的道理,我們人可以〝自化〞,我們這個有限的生命可以變化成無限的生命,有限的功能可以變化成無限的功能。

 有關自化的笑話,一位蘇格蘭人到巴黎的咖啡館問一杯白蘭地酒要多少錢。服務員說:「在涼臺上喝是兩法朗。」服務員又說:「如果您站在櫃臺旁邊喝,交一個半法朗就夠了。」蘇格蘭人想了一會兒問:「要是在櫃臺旁單腿站著喝呢?」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兩種糊塗蟲

 

學而罔知用

 

冥想體不勤

 

人生過空洞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做一個自化自己人
    全站熱搜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