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頭埤旖旎風光
虎頭埤漂亮湖畔
虎頭埤水上舞台
虎頭埤美麗風景
虎頭埤虎月吊橋
母親劉王玉盞虎頭埤留影
虎頭埤詩作
夫妻樹
兄弟樹
斑芝花盛開
關仔嶺大仙寺
大仙寺大雄寶殿
大仙寺靈骨塔
大仙寺噴水池
七股鹽山
七股鹽山造景
台南鹿耳門聖母廟
香火鼎盛煙霧瀰漫
創業基金300萬不必還
台北縣蘆洲慈后宮底鹿耳門天后宮進香
神明放春「價」(假)
興達漁港魚市攤販街人潮洶湧
興達漁港漁市攤販街試吃
鳳山市和興里民春季南瀛風情之旅 文/圖 劉志祥
晴空是渺茫的,青天是晶明的,流雲在那裡浮遊,不熱不冷的微風從頭上掠過。三月十三日清晨七點,鳳山市和興里民扶老攜幼,在里長林永森率領下,搭乘十輛恆春遊覽車,駛上南二高前往台南縣,來一趟春季南瀛風情之旅。
開車前鳳山市長許智傑趕來祝大家旅途:「一路順風,滿面春風,走路有風,心涼毋免吹電風。」途中里民踴躍歡唱卡拉OK,因在外面唱一首要十元,唱越多等於賺越多,中途在關廟休息站,休息二十分鐘,讓大家到洗手間「放熱水」。
八點四十分,車子抵達了虎頭埤,大門口的牌樓書寫著:「虎年來虎頭埤贏得好虎福氣」,讓人會心一笑。虎頭埤風景區位於台南縣新化鎮,因山勢形狀如虎頭而得名,有「台灣第一水庫」的美稱,面積約為27公頃,建於1846年,沿岸最高處約有70公尺 ,埤面水最深處約有40公尺 ,是一灌溉兼具觀光之水利設施,西元1906年因地震而重建,曾為台灣十二大勝景之一;西元1939年改列為虎頭埤風景區。
「虎頭凝紫日西斜,倒印嵐光落水崖;隔岸遙窺清醮裏,分明樹上躍魚蝦。」 虎頭埤風景區有4公里長的環湖道路、虎月吊橋、虎月亭、柳樹桂花巷步道、滑船區、涼亭、餐廳等,遊客可沿著4公里長的環湖道路繞湖一周,或者租用小船遊湖,湖畔的樟樹和相思樹綠蔭濃密醉人,尤其木棉花鮮豔盛開一朵朵羽球狀橙色花蕊很吸睛,母親說:「斑芝(bian-zi) 好美!」,原來木棉花就是台語的斑芝花,讓我想到有一台語謎題《洞房花燭夜三部曲 》,猜三種花,謎底是:「夜來香、斑芝與一點紅。」虎頭埤在我剛當國中老師時,曾帶學生來旅遊過,舊地重遊,往事歷歷在目。
離開虎頭埤,第二站抵達關子嶺大仙寺,大仙寺位於台南縣白河鎮枕頭山麓,亦即在關子嶺群山的尾閭,佔地六十多甲,古色古香的殿堂,極具古典之美,俗稱舊巖,相傅是「仙人拋網」的靈穴,而相距不遠的碧雲寺則是「半壁吊燈火」的靈穴,又稱之為新岩。1915年築大雄寶殿,外貌仿照日本奈良大佛寺,屋頂為「日式屋瓦」樣式,為全台保存日式屋頂結構的兩座寺廟之一,大雄寶殿通樑上的擂金畫是彩繪大師李漢卿的作品,而大雄寶殿後的「大悲出相圖」則是名畫家潘麗水的傑作。
大仙寺為國內佛教九大門派之一,係台灣國家核定之三級古蹟,南台灣第一古剎,主祀釋迦牟尼、觀音菩薩、三寶佛祖、地藏王菩薩,大夥燒香拜拜,祈求天佑台灣,萬事如意。
中午在白河敬義堂京宴餐廳用餐,飽嚐山珍海味,八菜一湯豐沛的一餐。同桌的鄰居以汽水代酒互敬,更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我出一道腦筋急轉彎題說:「汽水和沙士有何不同?」有人說:「顏色不同,一黑一白。」,有人說:「味道不同」、「原料不同」、「價錢不同」…,答案不勝枚舉,最後我說:「汽水有汽,沙士沒有沙。」引來一陣笑聲。
餐畢,略作休憩,第三站車子抵達七股鄉七股鹽山,原本只是七股鹽場的收成堆積而成的鹽堆,後因堆砌很高,有十多米高度,宛如小雪山而得名,任何時候都有兩大堆,一南一北對峙,藝文人士稱之為「南山」、「北山」。不過,多數遊客到鹽山一遊,都不知鹽山的故事由來與背景。1960年代,台鹽為因應晒鹽產業逐漸面臨人力老化和工業成本不斷高漲的困境,公司乃積極推動機械化鹽灘的計畫,直至1988年,開始全面採用機械器具來收成,國內用鹽來源也因高成本而逐漸用澳洲的進口鹽,每年以秋末到翌年夏初(大抵是黑面琵鷺在台渡冬期間)為主要採收期,產量一多便堆砌如山,再加上澳洲的進口鹽,「七股鹽山」乃成為此地奇景。
第四站,車子抵台南市鹿耳門天后宮台南市安南區鹿耳門天后宮,於西元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登陸後首建,由於歷史悠久,媽祖威靈顯赫,常年有大批男女信徒從全國各地前來進香膜拜。根據歷史文獻記載,鹿耳門天后宮,原由鄭成功建在登陸地即北汕尾嶼,當時稱作「媽祖宮」,奉祀天上聖母;清康熙五十八年由百官捐俸擴建為「天后宮」,咸豐五年,台灣總鎮府邵連科與曾元福各官暨三郊公局等商賈捐資重興,後來曾文溪改道,天后宮遭沖毀,「開基媽祖」神像暫祀民家,1947年重建, 1977年復重建。 鹿耳門天后宮,宮殿巍峨雄壯,正門俯視鹿耳門港口,南對安平古堡與四草砲台,東望萬頃台灣最大鹽場 (台南科技工業區建地) 西臨台灣海峽,沿海有青翠茂密的防風林,前為聞名的鹿耳門古港道;今鹿耳古港道遍植蚵架,竹筏橫臥,偶爾帆影兩三點綴溪面,朝暉夕陰,令人有發思古之幽情。 最後一站,車子來到興達漁港,興達漁港位於高雄縣二仁溪與阿公店溪出海口之間,為沿岸沙洲圍成的感潮湖,範圍包括茄萣、路竹、永安等三鄉鎮的臨海水域,面積約500餘公頃,主要基地在茄萣鄉崎漏灣海岸,是高雄地區除前鎮漁港外的第二大漁港,也是全台歷史最悠久的漁村之一。 落日把絲絲寒意滲透進海水,幾朵白雲被一抹的斜陽反射成了黃金的顏色,海中的水又被雲彩映照得通紅,這時,領隊催著我門搭車回鳳山,那將墜的夕陽掛在西方天邊上,也覺得依依眷戀的模樣,「啊!さようなら興達漁港!」
|
引用網友清風草堂音樂欣賞 鐵達尼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