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美術館之一



台北市立美術館之二



劉志祥老師



謝秀滿老師




作品介紹:高更畫像


  高更(Paul Gauguin)生卒:1848~1903出生地:法國 巴黎 畫派,高更是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陶藝家及版畫家。





作品介紹:三個大溪地人


  這是高更女兒去世一年所畫的作品,我們卻在大溪地人的形象上看到健康的膚色與沉靜優美的氣質,這些氣質是在他之前所表現的野性之美,以及飽滿軀體散發著神秘感與官能性十分不同的三個大溪地人,以一種具備完整形體的正面、側身及背面的形象呈現,他們在披上紅色的衣袍、藍色的腰布以及白色裙子的不同服裝色彩間,頭戴鮮花、手捧粉白花束或綠色的果實,或是以樸素的短髮背對著觀者;襯托在粉紅、粉黃與綠色的背景之前,呈現一種樸實優雅撫媚。奇特的是,高更在忍受著失去愛女的痛苦,卻在大溪地創辦雜誌,批評法國的殖民政策,鼓吹原住民利益的此時,種種心靈上和情感上的挫折與激動,似未烙印在這三個大溪地人優美而沉靜的形象之中。



 



作品介紹:睡在長沙發椅上的梅特


  高更在1873年,跟丹麥女子梅特(Mette)結婚,一年之後的1874年,印象派畫展在巴黎展開,那時,經濟不錯的高更,早已開始收藏印象派年輕畫家的畫作了。其實更早些時,他在1872年,從海軍退伍,在證券公司任職,已經開始畫畫。1875年這一年,結婚兩年的他,已生下長子愛彌兒,事業穩定,創作的興趣也正濃厚。這張睡在長沙發上的妻子畫像,便是在這時所畫,者張畫作略大於今日A4的紙張,可見是一張習作,然而高更在執這張尺幅狹小的人物習作中,卻投注了細緻描繪的注意力,與簡練的手筆。整幅畫面色調沉穩,造形明確,睡姿的人物睡態沉靜安祥,自然而具有真實感;棕色調為主調子的這張畫面面終的躺椅,和右下角陰影中還放置了簡易的畫具與畫布,也許暗示他做此畫時,已擁有一個別於起居室的畫室,畫這個階段,高更雖冶飽覽了印象派畫家色彩繽紛之作,自己則還停留在以明暗表現立體感的傳統技法。這個時候,他開始習畫以四年了。




作品介紹:坎培爾水罐


  這幅靜物畫散發出濃烈的布列塔尼和馬丁尼克文化氣息,而這兩種文化是高更本身的最愛,也是日後被稱為「原始主義」的靈感來源。圖中的水罐來自於布列塔尼的小村莊──坎培爾(Quimper),已於一九八三年停產。時尚高雅的巴黎藝術文人視這種水罐為不入流的低俗下等之品,無法和工廠出產的精緻陶瓷器具相比。然而對高更而言,這種民俗藝術品特有的「原始」和「自然」,卻是難以抗拒的魅力。圖中的女人投身於海洋之中,身軀的弧形曲線和水罐的玲瓏外觀彼此呼應對照,藍綠色的海洋也彷彿與前景的桌布融合為一。



作品介紹:阿爾風景


  一八八八年十月,高更搬去阿爾與梵谷一起同住,從衝突到分 歧,共同度過的兩個月對兩人的精神而言造成極大的負荷,最後在梵谷割下自己耳朵後,兩人的共居生活正式結束。儘管如此,旅居南部的時光與和梵谷的親密友誼,多少讓他的創作路線產生轉變。這段期間,高更的作品視野多半都關注在阿爾的風景。這幅畫作是位於Roubine du Roi運河附近的景色,旁有一條沿著運河而行的小道,淺色系的用色是這幅畫作的色彩主軸,淺黃與淡綠色的基底,高更試圖以裝飾性描繪的手法,讓每區塊的用色完美交襯重疊,輔助點綴了綠意盎然的景色。



 



作品介紹:馬丁尼克風景


  高更在一八八七年到達馬丁尼克,這時期的作品重要性在於它確切擺脫了印象主義。在布列塔尼的那段時期,高更曾熱衷研習民間的傳統藝術,包括陶瓷和編織等。他將民間傳統藝術的特點融入繪畫中,《馬丁尼克風景畫》這幅在技巧上類似織毯的畫作,或可反映此風格。馬丁尼克島上亮麗的光線與色彩,以及隨處令人流連忘返的盎然綠意,使高更的畫風逐漸轉向裝飾性。大面積的樹林由不同層次的綠色混合著溫暖的黃色,層層疊疊地在畫面上簡單呈現;時而參差不齊的邊緣,也呼應著從近景小路連綿到遠山與天空的韻律感。畫中的色彩充滿深度與豐富性,與其使用印象主義描繪細碎光影的手法,高更寧可用一種均勻而具有織質感的平面,去表現出眼中濃烈的熱帶色彩。




 


作品介紹:丁香花


  這幅畫中選用的新古典主義瓷瓶、丁香花、彩色的方巾與藏住一半的書,暗示了一種精緻但略為傳統的品味。比起同時期完成的其他靜物畫作,這幅畫較偏向自然主義,並未太過簡化,呈現出一種較為清新、寫實的風格。這些特徵無疑源於這是一幅練習之作,從它偏小型的規格就可以清楚得知。值得一提的是,背景中用平行筆觸創造的濃稠質感,是得自塞尚的技巧。百合花輕盈透明,與背景中的綠色和深藍色形成對比,也因此產生色彩陰鬱且戲劇性的協調感,與塞尚早期作品中的深浪漫主義呼應。





作品介紹:葛羅奈克的饗宴


  這幅畫最顯眼的焦點便是中心鑲著一朵藍紫花朵的金盞花束,綻放著亮橘光芒,兩種顏色的強烈對比深受十九世紀物理學家謝弗勒(Michel-Eugène Chevreul)的色彩互補與對比理論之影響。高更以朱紅色的桌布為底,襯托出充滿熱情橙橘色調及形狀渾圓的蓬勃花束。此幅畫大膽的用色風格成為高更將「綜合主義」(Synthetist Style)發揮到極致的代表作。依偎在花束旁的是洋梨及鮮果,花束自成的圓形與右邊的布列塔尼餅外觀極為相似。


 


 


 





 

   『高更畫展』永遠的他鄉巡禮  


                                                                          文/圖 劉志祥


   一月九日,上午偕妻搭乘高鐵從左營前往台北,下午到北美館参觀『高更畫展』永遠的他鄉,我們持親家蔡濟華與王立言伉儷送的門票進場,並花250元買一本高更導覽手冊與租用導覽電子機每台20元。


   下午二點半,我們参加高更藝術賞析會,由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潘襎主講《高更的現實理想國之追尋》他說,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出生於法國巴黎,得年五十五歲。幼年跟著父母遠渡重洋至祕魯,三歲到六歲都住在祕魯的首都利馬。在南美洲的童年,異國的美景與人民,成了高更腦海中永恆的美麗畫面,也是他後半生持續追尋異鄉之美的根源。
  
高更六歲時跟隨母親回到法國,後來進入商界,任職於股票證券公司,與來自丹麥的梅娣
蓋德結婚。原本擁有穩定優渥的工作和幸福美滿的家庭,高更開始欣賞藝術收藏,認識了印象派畫家畢沙羅,進而開啟他的藝術之路。
 
高更初期與印象派團體往來密切,且受畢沙羅影響尤深,關心光線和筆觸。他在藝術創作上投入的心力逐漸增加,在現實生活與理想的抉擇中,高更選擇了理想。他離開職場,專心投入藝術創作,放棄家庭,開始他的漂流生涯。此時他的畫風開始轉變,不再保有前期的優雅寧靜,遠離了當時流行的藝術潮流,轉而趨向「原始」的風格。
  
高更開始尋找童年夢境中的記憶,他到過法國西部的布列塔尼、西印度群島的馬丁尼克、南法的阿爾,最後歸根南太平洋的大溪地。他在世界角落的土地上看到自然豐富的色彩和居民樸實的生活,未遭主流藝術,淹沒的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影響著他的畫筆。高更擺脫了前印象派的細小光影,轉而強調「色彩」的重要性,讓色彩本身成為一種語言。有人指他具叛逆文明的傾向,其用色和線條都甚粗獷濃烈,是繼印象主義之後,在法國畫壇上產生重要影響的藝術改革者,在現代藝術史中,他一直被世人拿來與梵谷相提並論,被譽為梵谷的精神對手。


  『高更畫展』永遠的他鄉,有多達八十餘件的作品展出,展品內容非常精彩,從初期的創作至後期大溪地時期,同時蒐羅多件高更學派的畫作。作品涵蓋高更畢生創作的精華,油畫、水彩畫、版畫、木雕、陶藝等,展出循著年代完整呈現高更創作的詮貌,對台灣國人來說是難能可貴美學欣賞的視學饗宴。


    看過高更的的畫展,我認為他創作風格有幾個特色:「平塗色彩,顏色鮮豔,作圖上強調輪廓線與簡單的均勻構圖。尤其互補色的運用,顏料的互補色即色輪上正好相對的色彩(不一定混合後成為黑色):如紅對綠,橙對藍,黃對紫。 如果你把眼睛盯著綠色一直看,看了許久後,把眼睛看向白色的紙,你會在白紙上看到綠色的互補色「紅色」。為了幫助學生記憶,我曾把紅對綠,橙對藍,黃對紫的互補色,編成一小故事:清晨開車出門遇到「紅綠燈」,看到天空灰濛濛(紅綠混合色),「橘藍」(極難)「黃紫」(防止)違規。  


   高更的畫作也具有裝飾性、象徵性和神秘性。和法國印象派畫家相同,同受到很深的日本浮世繪影響,常在購圖上會有大膽奇特視角;在用色上,也不同於之客觀呈現,其作品的線條及色彩對日後野獸派的形成頗大的啟發。


    看完畫展,走出畫廊,在出口處妻拿出高更導覽手冊蓋高更紀念章,結果她哇!一聲,說把高更蓋反了,我說,没關係,妳把「高更」變「更高」了,引來妻的笑聲。


 


 


 


 


 


 


 


 


引用網友清風草堂音樂欣賞*((Ocean Breeze 海洋微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劉志祥老師 的頭像
    劉志祥老師

    lch7413的部落格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