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最大的惡,恨你有、笑你無,嫌你窮、怕你富

 

 

   人性最大的惡,恨你有、笑你無,嫌你窮、怕你富    文/劉志祥

人性的惡恨你有,

本性的壞笑你無;

人道的狠嫌你窮,

個性的醜怕你富。
  有人說人之初性本善,也有人說人之初性本惡。其實人之初能懂什麼善惡呢,所有下意識的行為都只是來自基因的本能而已。所以人性之初,就如同一張白紙,這張白紙最終如何,都是受成長過程中所接觸的人和生活環境所影響的。胡適先生曾經說過:「人性最大的惡,恨你有、笑你無,嫌你窮、怕你富。國人與國人第一次見面,就打量對方的身份、身價,然後再選擇,是給對方跪著、還是讓對方給他跪著」。

  不管是學識、財富還是社會地位。你有我沒有,恨你;我有你沒有,笑你;嫌棄你一窮二白;羨慕你人給家足;嘲笑你無權無勢;害怕你衣紫腰金。人性的複雜程度堪比世界級的數學難題,讓人無法解答。都說直腸子的人討人嫌,因為直腸子的人不夠虛偽,嘴巴不甜,不會人前一套,人後一套,不會睜著眼睛說瞎話,不喜歡哄別人開心,性格總是直來直去。

  有一顆好心,不如有一張好嘴,巧舌如簧的人要比踏實做事的人混得開;有一張好嘴又不如會裝模作樣,人生在世全靠演技,誰演得好誰受歡迎。畫虎難畫骨,人心隔肚皮,你永遠都不知道電話那頭和你侃侃而談的人心裡在想什麼,也永遠不會知道坐在你對面放言高論的人下一秒會做什麼。其實嫌貧愛富這個情況,我覺得很正常。因為它不光是針對別人,也針對自己。畢竟誰都願意生活質量好一些,都想著生活除了苟且還要有詩和遠方。可實際上的生活大都是苟且和一地雞毛。所以人有奮鬥心,有攀比意很正常,畢竟誰都想過物質優越的生活。

   但有些人,自己過得好可以,別人過得好卻不行!你有錢了,想方設法讓你變窮;你有權了,處心積慮到處污衊你;你有社會地位了,費盡心思給你造謠生事。總之你好了,他就難受,一定要給你的生活毀了,哪怕添點堵呢。這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所面對的人性。你無法理解這些人的想法,因為在他們的生活中已經沒有了底線,沒有底線的人性才是最可怕的。

  在一個笑貧不笑娼的年代裡,大都人的念頭都是向錢看,向厚賺。生活質量的提高給我們帶來了物質感官上的滿足,卻也帶走了我們感情中的質樸和善良。金錢至上的理論下,哪怕是賺取大量不義之財,旁人的眼中也都是羨慕,根本不管錢的來路乾不乾淨。就如同在多大型企業中,領導要的只是結果,過程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重要,漂亮的結果遠遠要比努力的過程重要,畢竟結果帶給領導的是升職加薪,過程又能帶給他什麼呢?員工的努力,成長,進步在結果面前一無是處。其實大多人都是善良的,只不過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人有德行,才有福報,善良沒有錯,但是善良給錯了人就是最大的錯。
  不得不說格局在這裡顯得尤為重要。前段時間看見一段話:欲成大樹,莫與草爭;將軍有劍,不斬草蠅;遇爛人及時止損,遇爛事及時抽身。格局小的人喜歡詆毀和嫉妒,我不好我也不能讓你好。格局大的人都懂得一個道理:強者互幫,弱者互撕。人性最愚蠢的就是互相為難,人活著發自己的光就好,何必吹滅別人的燈。  

  人生匆匆,自渡是一種能力,而渡人是一種格局。獨善其身才是人之常情,兼濟天下那是卓爾不群。這天下的芸芸眾生,多的還是我們這種普普通通的人,努力經營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小心翼翼地維持著其中的平衡,儘量做到不給社會添麻煩,我是覺得能把自己的一攤事處理得井井有條就是給社會做貢獻了,如果在能力之內閒暇之餘可以真心實意幫助別人,那更是了不起。

  人性有善惡,格局有大小。其實人的善惡和格局的大小並沒有什麼絕對的邏輯關係,這世上既有格局小的善人,也不乏大格局的惡人;有格局大的好人,也不缺格局小的壞人。一個人的善惡好壞與其格局大小關係不大,倒是與其性格關係不小。曾經聽別人說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他賺錢肆無忌憚,只要不違法就無所謂,其他不在他考慮範圍之內。乍一聽覺得很有道理,可法律是對人最低的道德要求,當一個人遊走在法律的邊緣,用最低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的時候,標榜自己遵紀守法,那這個人完全有可能是個人渣。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守得住本心就已經很厲害了,能把格局打開一些幫助別人更是難上加難。渡己難,渡人更難,正所謂不知渡己何以渡人。願大家可以在充滿惡意的人性面前守住本心,不與其同流合污;願大家能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保持自我,而不是隨波逐流。請各位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守住自己內心的善良,守住自己道德的底線,最起碼做到利己不損人。希望大家被社會和他人溫柔以待,同樣對他人和社會還以溫柔。
   有關人間的笑話。
阿豪說:「研究指出每天熬夜,有助於避免老人癡呆?」
阿義說:「太好了!我時常熬夜,為什麼熬夜助於避免老人癡呆?」

阿豪說:「因為活不到老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