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絲不掛、想入非非」竟源於佛教,真正的含義很少人知道

 

 

 

 「一絲不掛、想入非非」竟源於佛教,真正的含義很少人知道   文/劉志祥

頭頭是道合規矩,

一絲不掛貶裸體;

隨機應變各得益,

想入非非胡亂語。

  佛教文化流傳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但提起佛教文化,許多人覺得那是一個很神秘的彼岸世界,與現實人生了不相關。但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每時每刻都與佛教不可分離,簡直如空氣一般。璀璨奪目的成語之中,與佛教相關的條目也是數不勝數。下面帶您盤點一些跟佛教有關的成語!

頭頭是道:

「頭頭是道」原是禪語,指得是開悟以後的境界:心境融合,內外打成一片,乃至吃飯穿衣、挑水打柴、一舉一動,開口閉口,無一事不與「妙道」冥合,所謂「頭頭皆是道,法法本圓成(《續傳燈錄》)」。

頭頭是道,後亦用來形容語言、舉動左右逢源,皆合規矩。

恍然大悟:

《觀無量壽經》:「心生歡喜,嘆未曾有,廓然大悟,得無生忍。」《景德傳燈錄·慧能大師》:「單蒙指教,豁然大悟。」

後作「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完全明白了。

千差萬別:

「差別」與「平等」相對,本是佛教教義中的一個範疇。如《景德傳燈錄·文遂》:「僧問:如何是無異底事?師曰:千差萬別。「意謂「千差萬別」與「平等無異」是同一本體,「差別」即「平等」。

現在是指天地間的萬物品類繁多,區別很大,各不相同。

隨機應變:

「隨機」一詞最早見於佛典,如「隨機說法利眾生」(《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二);「適化無方,隨機隱顯」(《戒疏》卷一上)等。

「機」皆指眾生根機、根器、根性而言,以眾生根機各別,必須隨其根機,為彼說法,方能領解,各得其益。

後來多泛指隨著時機或情況的變化,靈活應付。

一知半解:

  教外別傳的禪宗主張超越經驗的直接體認,謂之「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禪宗反對一味地依文解義,反對執著於瑣碎的「知解」,斥為「一知二解」。如唐靈祐《溈山警策》說:「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將為禪道,且沒交涉,名運糞入,不名運糞出。」糞,比喻那些虛妄的「知解」。

後人用「一知半解」謂所知甚少而理解膚淺。

一絲不掛:

 「一絲不掛」之「絲」有兩解。一解為一綹衣飾。如《無燈會元》卷十二:「諸上座終日著衣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未曾掛著一綹絲。」另一解為一根釣絲。

如《五燈會元》卷十四:「僧問:『一絲不著時如何?』 師日:『合同船子並頭行。』 」

意思是說,「一絲不著」便達到了船子和尚超脫的境界。船子和尚有詩偈云:「金鱗不遇空勞力,收取絲綸歸去來......釣竿折盡重栽竹,不計功程便得休。」

  可見「一絲不掛」本是禪語,譬喻超然灑脫,絕無患得患失的念頭,絲毫不受塵俗牽掛,是很高的修持境界。

現在一絲不掛的意思,用作貶義形容赤身裸體。

想入非非:

此語出於佛經中的「非想非非想天」或「非想非非想處」。三界中以無色界為最高,無色界四天中以「非想非非想天」為最高,又名「有頂天」。

《楞嚴經》說:「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非想非非想處。」另據《俱舍頌疏·世間品三》說,此天據諸天之首,其中眾生定力深湛,已經沒有下地的「粗想」,但也並非暗昧無想,而是還有「細想」,故稱「非想非非想天」。

現在指不切實際的胡思亂想為「想入非非」。
  人們在不同的時代,都有著認識的偏差,這種偏差源於信息的差別,有些人看個表面意思,就以為是瞭然於胸了,當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後,才意識到自己的思想是多麼的渺小;人們在認識一件事情的時候,不應該隨意地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些事情似乎不是明面上的那樣簡單,這世上最美好的謊言,就是自以為是的謊言,大家應該提高自己的認識。
  有關人間的笑話。
第一節國文課。
老師問:「『有錢任性』,下一聯是什麼?」

小聰回答:「『沒錢任命』!」

第三節歷史老師問:「古代女人什麼要裹腳?」
全班陷入沉思,小聰大聲回答:「怕他們逛街亂花錢!」
老師接的問:「為什麼現在不裹腳了?」
小聰繼續回:「現在有宅配,裹腳也沒用!」

老師說:「來,來,你來講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