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三國演義》才知道:這四條人生大忌,千萬不能碰

 

 

 

 

 

  讀懂《三國演義》才知道:這四條人生大忌,千萬不能碰   文/劉志祥

忘恩負義被唾棄,

成功失敗在胸田;

沉湎酒色毀前程,

過於誠實為弱點。

  三國時代,歷史長河中的一個矚目節點,留下了無數令人動容的詩篇。而一部名著,生動地展示了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它便是《三國演義》。

  在亂世之中,有人謀算千里,功成名就;有人功敗垂成,終難逃厄運。深諳《三國演義》,方知四大忌,切莫觸碰。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是對呂布的讚譽。他曾戰無不勝,然而卻逐漸淪落,最終殞命白門樓。世人為呂布歎息,一代猛將何以淪落如此?

  張飛謂呂布為「三姓家奴」。他先受董卓馬及官位之引誘,手刃義父丁原。隨後又為王允所誘,以「美人計」之名,行刺義父董卓。以義父為敵,歷史罕見。

  由此,整個《三國》皆知,擔任呂布的義父乃危險職業,隨時可能遭其出手。

因而,呂布晚年,宛如孤家之犬。欲投靠袁術,然袁術因其反覆無常,不足為信,遂將其遣返。向曹操示好於白門樓,然曹操因劉備之言,思及其“弒父”之事,堅決將其誅殺。一代猛將,終以悲劇畫下句點。呂布歷經多次背叛,卻每次都得到了新的重用,然而,這種忘恩負義的行為終將遭到天下人的唾棄。

   關二爺義薄雲天,時刻牽掛著劉皇叔的良好。為了收服關羽,曹操幾乎付出了一切。金錢、地位、美女、戰馬。但結果大家都瞭解。關羽執意投奔劉備,歷經千難萬險,千里尋找兄弟。他離開了,但曹操仍對他讚不絕口。

  曾國藩曾言:「不要因小怨忘記他人的大恩。」為了短暫的利益而背棄恩義,只會得到微不足道的好處,卻失去人心。只有真誠和義氣,才能立於天地之間,也才能獲得人們的信任。牢記他人的恩情,別人也會牢記你的善行。

    袁紹和曹操兩人同樣多疑,卻有著不同的胸襟。袁紹因猜忌而置許攸、張郃等謀士良將於不顧;而曹操更是因一句言語起疑,便拔劍殺了曾經收留自己的呂伯奢一家。然而,這兩個多疑的人,結局卻迥然不同。曹操建立了曹魏基業,而袁紹則功敗垂成。兩者的關鍵差異在於胸襟。

  在官渡之戰初期,袁紹的忠臣田豐多次勸說袁紹不要正面攻打,但袁紹不但不聽,還將田豐關進大牢,以破壞軍中士氣為由。最終,袁紹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了代價,敗給了曹操。戰敗後,很多人以為田豐會被釋放,並受到重用。然而,田豐卻明白:「若是打贏了,我還可以活,現在打輸了我一定會死。 “袁紹歸來後,不但不聽田豐的建議,還下令殺了他。

  反觀曹操,在贏得官渡之戰後,他收繳了很多與袁紹通敵的信件,但他淡淡地說:」把他們全部給燒了吧。」曹操明白,自己當時弱小,難以保全,更何況那些做了虧心事的官員呢?這些官員由此對曹操心懷感激,決心忠於曹公。在這個波詭雲譎的世間,疑人固然無可厚非,但更重要的是能容人。 

  不要因為自以為擁有才華就可以肆意放縱。 韓愈曾言:「勤奮能夠使業務精湛,而懶惰則會使其荒廢。」即便擁有出眾的天賦,若缺乏踏實的勤奮,也將被世人所拋棄。在古代名著《三國演義》中,曹操之子曹植是一位備受矚目的天才。年僅十幾歲,他便能滔滔不絕地吟誦詩篇,辭章滾滾而來,令人歎為觀止。據說他甚至能夠“七步成詩”,震驚了整個朝野。他所創作的《洛神賦》更是千古傳頌,流芳百世。然而,人們常常感到疑惑,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曹植最終為何未能繼承父親曹操的事業?實際上,初時曹植的確是曹操最寵愛的兒子,曹操常常將他帶在身邊,親自傳授政務軍事。及至曹植成年,曹操更是封他為臨淄侯,有意栽培他為接班人。

  然而,曹植卻完全辜負了父親的期望,沉湎於酒色之中,過著紈絝子弟的生活。

有一次,他大醉之後,竟然騎馬狂奔於禁地,結果闖入了司馬門,激怒了曹操,導致一名負責管理司馬門的官員被處死以儆效尤。但這並沒有使曹植改過自新,他依然以創作詩歌為藉口,沉湎於酒色之中。

  曹丕被關羽圍困之際,曹操派曹植率兵前去解救。然而,曹植卻因酒醉而全然忘記了這一任務。曹操對此憤怒至極,徹底失望了他的兒子,從此不再重用曹植。

這位昔日的才華橫溢之士,就此在歷史的長河中黯然消逝,留下的只有他年輕時放蕩不羈的傳說。

  曹丕與曹植相比,雖然才華不及後者,但他心知自己在起跑線上已輸。 因此,他開始致力於學習謀略、處理人際關係,隱忍光采,最終成功成為世子。

  蘇轼曾言:「能成就大事者,不僅需要超凡的才智,更需要堅定不移的意志。」

有時,過人的天賦和才華反而成為最大的危險。因為太多人依賴自己的才華,而不自量力、驕傲自大,最終毀掉自己的前程,留下遺憾。因此,即使你擁有天賦,也不可妄為,否則可能步入萬丈深淵。

  在三國時期,魯肅與諸葛亮之間的對比是很有意思的。魯肅本是一個絕對老實的人,被譽為「長者之風」。他在諸葛亮和周瑜之間遊刃有餘,成為促成“孫劉聯盟”的主要推手。他為了大局著想,有著高瞻遠矚的一面,這是他早期的評價。然而,當魯肅想要回荊州時,他的善良和老實反而成了他的軟肋。

  第一次找劉備時,諸葛亮以荊州是劉家的地盤為由,將魯肅拒之門外,並說劉琦已命不久矣,待他去世後荊州自會歸還。魯肅聽從了諸葛亮的話,不久後劉琦去世,他再次來要荊州。但是,諸葛亮卻巧舌如簧地闡述荊州對劉備的重要性,並承諾等劉備攻佔西川後會歸還荊州。魯肅相信劉備是仁義之人,於是押了字。然而,劉備遲遲沒有行動,魯肅只得三次去找他。

   不料劉備此次卻放聲大哭,表示不忍攻佔西川,否則東吳將無家可歸。魯肅見狀心軟,答應再商議歸還荊州之事。三番求取荊州均不果,反而被戲耍一番。魯肅之所以未能成功地討要荊州,實則是因為他過於堅持“長者之風”。他奉行君子之道,恪守規矩,盡量不得罪他人。然而,他忽略了世間的複雜與人心的變幻。單純地遵循規則,反而使他的誠實成為了弱點。

  在現實生活中,守規則固然重要,這代表著我們的品德和修養。但當他人不擇手段,玩弄詭計時,我們也需要靈活應對。面對厚黑之人,我們不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毒攻毒。事實上,後來東吳也採用了欺詐的手段,呂蒙裝扮白衣渡江,最終奪回了荊州。如果我們過於守舊,執拗於規則,最終只會被視為軟弱可欺,他人不僅會欺凌我們,還會將我們利用至極。

  有人認為,歷史的進程雖不斷向前,但人性卻鮮少改變。在閱讀《三國演義》時,我們不僅了解歷史,更是探尋人性的深意。在波濤洶湧的故事中,學習古人的為人處世之道,為我們的人生指引方向。那些隱含其中的處世之道,值得我們深思和銘記,以免重蹈覆轍。

    有關人間的笑話。

桃園結義那天,張飛滿意自己字寫的字。

轉頭對關羽故意說:「我字好醜!」

關羽說:「好醜你好!我字雲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