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拾得的故事 文/劉志祥
寒山拾得兩大師,
和合二仙廣民知;
文學造詣街很深,
吟詩作對平常時。
寒山與拾得兩位大師是佛教史上著名的詩僧。唐代天台山國清寺隱僧寒山與拾得,行跡怪誕,言語非常,相傳是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的化身。
寒山拾得後被人傳說成心中的「和合二仙」。傳說他們手持的物品,件件都是有講究的。那荷花是並蒂蓮的意思,盒子是象徵「好合」的意思,而五隻蝙蝠,則寓意著五福臨門,真是大吉大利!實際上「和合二仙」本是肉身凡胎,並非仙人,他們都是唐代人。他們的名字,一位叫寒山,另一位叫拾得。寒山和拾得都是僧人,寒山是個詩僧、怪僧,曾隱居在天台山寒岩,因名寒山,他的詩寫得很美,但脾氣卻十分怪癖,常常跑到各寺廟中「望空噪罵」,和尚們都說他瘋了,他灑笑而去。曾在天台國清寺當過廚僧,與寺中的拾得和尚相見如故,情同手足。
拾得是個苦命人,剛出世便被父母遺棄,拋棄在荒郊,幸虧天台山的高僧豐乾和尚化緣經過,慈悲為懷,將其帶至寺中撫養,並起名「拾得」,在國清寺中將他受戒為僧。拾得受戒後,被派至廚房干雜活,當時寒山還沒有到國清寺,但拾得常將一些余羹剩菜送給未入寺的寒山吃,他們真謂貧賤之交。國清寺的豐乾和尚見他們如此要好,便讓寒山進寺和拾得一起當國清寺的廚僧。自此後他們朝夕相處,更加親密無間。
寒山和拾得在佛學、文學上的造詣都很深,他倆常一起吟詩作對,後人曾將他們的詩彙編成《寒山子集》三卷。這兩位繼豐干以後的唐代高僧,於唐代貞觀年間由天台山至蘇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為聞名中外的蘇州寒山寺。中國民間珍視他倆情同手足的情誼,便把他倆推崇為和睦友愛的民間愛神。至清代雍正年間,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為「和聖」、拾得為「合聖」,「和合二仙」從此名揚天下。
寒山問拾得:「如果世間有人無端的誹謗我、欺負我、侮辱我、恥笑我、輕視我、鄙賤我、厭惡我、欺騙我,我要怎麼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說:「你不妨忍著他、謙讓他、任由他、避開他、耐煩他、尊敬他、不要理會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這個絕妙的問答,蘊含了面對人我是非的處世之道,因此雖經一千多年,至今仍然膾炙人口。
拾得擔任齋堂的行堂工作,他才有機會把剩下的菜肴裝在竹筒裡,給寒山來取用。寒山來寺時,或在廊下踱步,或者對空謾罵,總是容貌枯悴,衣衫襤褸,頭上經常戴著樺樹皮作成的帽子,腳下則穿著木屐,然而在他的怪異言行之中,似乎蘊藏著許多佛理。有時候,他的荒誕行徑惹得寺僧不耐,拿杖棍逐趕他,他也不以為意,反而拍拍手,呵呵大笑而去。
當時的台州太守閭丘胤,受到豐干指引,慕名來訪寒山文殊、拾得普賢二人,寺里大眾正納悶著,「何以一位大官卻來禮拜這等瘋狂的人?」 這時,寒山、拾得突然喝道:「豐干饒舌!彌陀不識,禮我為何?」兩人挽臂笑傲,跨出寺門,走向寒岩,岩縫自行封合,二人從此杳無蹤跡。
據説這個石壁裡面,就是現在天臺山有個叫月光巖這個地方。聽說那個地方是寒山、拾得後來隱身圓寂滅度的地方。太守趕緊回來見豐乾和尚的時候,結果豐乾和尚知道他的祕密已經泄露,所以就在太守趕回來之前他就坐化圓寂了。
有關人間的笑話。
老師問:「小新,你的毛病就是用詞不當,需要多加練習。現在你用一句成語來形容老師很開心?」
小新答:「含笑九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