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挪威奥斯陸之旅

北歐挪威奥斯陸之旅

北歐挪威奥斯陸之旅

北歐挪威奥斯陸之旅

北歐挪威奥斯陸之旅

北歐挪威奥斯陸之旅

北歐挪威奥斯陸之旅

北歐挪威奥斯陸之旅

北歐挪威奥斯陸之旅

北歐挪威奥斯陸之旅

 

 

 

  北歐挪威奥斯陸之旅   文/劉志祥

峽灣境內奥斯陸,

挪威國會京都路 ;

維京國王促建城,

彫刻公園裸體露。

 十月十三日,在瑞典Good Morning Hotel吃自助早餐後,八點搭乗遊覽車出發開往挪威,途中導遊雪莉說,挪威魚肝油具三大高度高品質:市售最新鮮、高濃度、高吸收率,榮獲食品界奥斯卡特金獎肯定!挪威魚肝油小顆好吞,沒有腥味,OMEGA-3濃度很高。

  魚油功效有哪些?1.調節生理機能:魚油富含Omega-3脂肪酸,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卻非常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中的有效成分:EPA和DHA ,經實驗證實能夠協助調解生理機能有效促進人體健康2.EPA促進新陳代謝:人的體內循環就像是由多個水管所組成的流動系統,如果任一處發生阻塞,會使系統停擺而引起一連串問題。而魚油就像水管疏通劑,可以清除管道內的污垢、避免水管堵塞,使系統順暢運作。3.DHA有助於調整體質:DHA能夠幫助調整體質、滋補強身,對於學齡孩童、青少年、考生格外重要。另外,想讓寶寶在孕期時就多多補充營養素的孕婦、力求工作表現的族群,以及銀髮族都很適合補充。

  約莫4小時車程抵達挪威,位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西部,東與瑞典接壤,西鄰大西洋。海岸線極其蜿蜒曲折,構成了挪威特有的峽灣景色。此外,挪威還與芬蘭和俄羅斯接壤。首都為奧斯陸。2009年至2011年、2013至2018年獲得全球人類發展指數第一的排名,挪威為高度已開發國家,擁有極高的人均國民生產所得和生活水平。

  奧斯陸,1624年—1925年間被稱爲克里斯蒂安尼亞,是挪威首都和最大城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挪威的貿易、銀行業、工業和航運樞紐,位於挪威東南部的奧斯陸峽灣內側,人口666, 759人。包括鄰近的10個市鎮在內的城市區人口為975, 744人,而整個大奧斯陸地區人口數為1, 546, 706。 奧斯陸因其奇特的地理學和地質學特徵而聞名。它被森林和田野所環繞,許多種類的動植物生活在其中。奧斯陸市鎮內三分之二的面積是森林和水域,使得實際人口密度達到了5, 221.6人/平方公里。城市核心區的形狀像是一個被植被茂密的丘陵所環繞的砂鍋,許多河流從丘陵中流出,經過市區匯入奧斯陸峽灣。

  午餐後,參觀維格蘭人生雕刻公園維格蘭雕塑公園 (The Vigeland Park )的212座雕像都是挪威著名雕塑家 Gustav Vigeland 的作品,因此公園亦以他命名。公園的雕塑著名在它從喜怒哀樂的情緒、生老病死的成長過程、到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織,全部都透過雕塑來象徵著人的一生。每個雕塑都獨一無二,展現出人生不同的經歷,讓人對生命所遇到的一切反思,園內共212座雕像,其中最有名的是「憤怒的小孩」,公園中央聳立著高17公尺,重達260公噸的花崗石塔「人生塔」,可譽為維蘭的巔峰造極之作。公園免費進場,是來到奧斯陸第一個必去的景點。

 接著,我們參觀奧斯陸市政廳是挪威首都奧斯陸的市議會、市政府的辦公地點,奧斯陸市政廳於1931年開始施工,但因二戰爆發而暫停施工。奧斯陸市政廳是若貝爾和平獎的頒獎儀式舉辦地,是奧斯陸最著名建築之一。在2005年,奧斯陸市政廳被選為奧斯陸的世紀建築。

  貝爾和平獎的頒獎儀式舉辦地,四邊牆身都佈滿了用色大膽鮮豔的壁畫;不過,當中描繪的內容卻是平實的挪威人從前的日常生活和歷史神話。這邊牆看到漁夫出海捕魚;那邊有鐵匠鑄鐵鍋,正前方的壁畫有皇家舞會,故事性十足。除了四邊的大型壁畫,其餘的牆身都畫滿了低彩度的幾何圖騰,看上去既層次分明又不會喧賓奪主。另一個獨特之處在於建築物料的運用,不論是地板還是二樓的樓梯和圍欄都用上明亮的大理石。加上挑高的天花板和排窗的設計,大廳的感覺非常爽朗明快!

  挪威議會大廈是挪威會議的辦公場所,位於奧斯陸市中心,於1866年3月5日開始投入使用。挪威議會創建於1814年,但一直沒有自己的辦公場所。1857年,挪威議會批准議會擁有屬於自己的辦公大樓 。挪威議會大廈外觀為淺黃色,融合了多種不同風格的建築。

 接著,參觀奧斯陸大學,是挪威最大及最古老的大學,位於首都奧斯陸,被認為是北歐最具聲望的大學之一 ,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上名列第58名。大學約有27700名學生和4700名職員,其中教員2027名。

  最後,在H and H Store –Home ,妻子買一件外套200歐元(合台幣7000元),我買了一個斜揹包245歐元(合台幣8575元)。

  晚餐,享用中式料理,飽餐一頓,晚間投宿Moxy Osiox  Hote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