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 要懂得取捨  

 

 

   做人, 要懂得取捨                 文/劉志祥

捨得是種智選擇,

該得到的就會得;

放棄該捨就要捨,

懂得有捨才有得。  

  人生,該忘的忘,該放的放,該捨的捨,該得的得,不強求,不強留,不糾纏,不糾結,遵從本心,一切歸於本真,一切歸於自然。人的心,需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沉澱,而我們也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取捨,沉澱後的心,會更加明亮;取捨後的人生,會更加有價值。

  做人,要懂得取捨。取捨,是選擇,不是懦弱。取捨,不是認輸,而是看開看淡,知道什麼最重。

  捨得:有捨就有得,有了付出就會有收穫;小捨小得,大捨大得,不捨不得,付出的少得到的也就少,付出的多得到的同樣就會多。舍與得是相輔相成的。

  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實際就是舍,是放棄。放棄也是一種選擇的智慧。捨與得,是極其耐人尋味的兩個字。靜靜地思索,靜靜地感悟,你就會慢慢體會出人生的真諦。這些真諦常常能驅散你身心的疲憊與煩躁,滌去你內心的雜念與浮華,讓你感到無限的清澈與安謐。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捨得,是一種境界,一種禪機,一種智慧,它就蘊含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像是開啟成功的鑰匙,無時無刻,等待著我們拿起它,去打開成功之門,發揮它無窮的魅力。

  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學會放棄,學會放手要比學會緊握更難得,因為那需要更多的勇氣。捨得的含義,是有捨才有得,要想得,必須捨棄。人生在世,要想得到某些東西,需要捨棄很多,就像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魚和熊掌,不可得兼」道理人人都知道的,捨得既是一種處世的哲學,也是一種做人做事的藝術。
  曾經有一個故事,一個老人在火車的旅途上,看著窗外的風景。一不小心,袋子裡的新鞋子掉到窗外。旁邊的人都可惜的嘆氣 這麼好的一雙鞋子。老人順手又把另一隻鞋子扔下火車。旁人都對老人的舉動大吃一驚。老人笑著說,既然我就剩一隻鞋子了 有什麼用處 倘若別人撿到了一雙 那麼他就能穿 這樣不是很好嗎?旁邊的旅客們都為老人這種捨得的氣度拍起掌聲了 老人笑著對大家說 這是一種美好的品質 。
  懂得放手,收穫的就是一切,心中慾念使我們放不下內心的欲望與執著,一直約束我們。有時候執著並不是一件好事,太過於執著不懂得放手到最後是失敗、是後悔,而不是期望的結果。不要以為失去了就是永遠的失去,捨了該捨的,就會得到該得的。

  捨得,捨得,懂得取捨才能方得始終。看起來像是捨棄,其實是收穫。人生,其實很短,我們需要捨棄的東西也是很多。一些沒有必要的東西就需要割捨掉,比如,一些不好的關係,需要捨棄,留取高質量的關係等等。小捨得裡面有大智慧。願我們最終都能收穫到自己需要的一切。

  梅、菊放棄安逸和舒適,才能得到笑傲霜雪的艷麗;大地放棄絢麗斑斕的黃昏,才會迎來旭日東升的曙光;春天放棄芳香四溢的花朵,才能走進累累碩果的金秋。放棄,並不意味著失去,因為只有放棄才會有另一種獲得。

  有關人生的笑話。

阿花過完年想減重,找醫生諮詢。

醫生說:「要節食,早上一顆水煮蛋,中午一顆饅頭,晚上半顆就好了。」

阿花問:「是飯前吃還事後吃?」

醫生說:「妳可以走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