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人,晚年都會留兩手! 文/劉志祥
聰明要會守,
晚年留兩手;
歲歲長康健,
年年有居所。
兒有,女有,不如自己有。呱呱墜地,摸爬滾打,匍匐半生,木已成舟。松花釀酒,春水煎茶,柴米油鹽,夫復何求。當求,當求。人生下半場,你的手裡必須握緊這兩樣東西。
1、歲歲長康健:
少年意氣壯虹霓,豪邁不入時人目。年輕時總是擁有源源不斷的精力,擠擠就會有的時間。深信“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則是萬萬不能。”賺錢,是成功的唯一準則,是人生的終極目標。當然,錢很重要,不可置否。
我相信,到了一定年紀的智者,更會認同:健康不是一切,但沒有健康就沒有一切。工作是做不完的,錢也是賺不完的,精力是耗不完的,人也是認識不完的。窮人的時間很廉價,但是富人的健康也不高貴。
曾經的華人首富李嘉誠在演講時說到:當我發覺染上肺結核病,在全無醫療照顧之下,我便下定決心,對飲食只求營養不求喜惡、適當地運動及注重整潔衛生,捍衛健康和活力。李嘉誠,92歲的耄耋老人,堅持每日6點起床,運動1小時,捍衛健康。古語有云“有病的皇帝,不如無病的乞丐。”也許咱沒有裝載金山銀山的存摺,但是一個健康硬朗的體魄,就是兒女在外最大的底氣,就是歲月靜好最美的寫照。沒有健康,一切都是空談。人亦有言,日月於徵,安得促席,說彼平生。日月更迭不歇,親人康健,闔家喜樂就是最理想的生活。
2、年年有所居:
年少輕狂,曾四海為家,倚馬執劍走天涯,只為看一看人世間的繁華。擁有一定閱歷之後,才知一個穩定的住所有多重要。房子,不只是一個鋼筋水泥混凝土做的建築,而是停止飄蕩的歸宿,是老有所居的根本,是安享晚年的依靠。五旬老父千里迢迢到大城市投奔儿子卻被拒之門外;六旬老太被兒媳騙得房產證上的名字後趕出家門;七旬老母親一三五住大女兒家,二四六住二兒子家,星期日住誰家?兒女再爭吵一番;八旬老人被子女勸進了敬老院,理直氣壯到“不住敬老院,你要住哪?我家沒有多餘的地方。”
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養兒未必防老,屋宇才防老。年輕人的安全感,是房子給的;養老的體面,也是房子給的。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子女的家,卻未必是父母的家。無謂大小,重在擁有。哪怕是一隅茅草屋,也是安身立命之所,不用看其他人的臉色,想怎麼住就怎麼住,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沒人能辱你分毫。兒有,女有,不如自己有。
若有一些閒錢、閒情,那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莫對任何人傾盡所有。自己的人生,自己規劃;自己的晚年,自己掌控。多為自己著想,留兩手,未雨綢繆,方得體面。
有關人間的笑話。
阿豪剛上車,就被蚊子咬了一口,阿豪馬上關上車窗,上高速公路開了3小時,下高速公路才開窗把蚊子放出來。
阿豪說:「我要你嚐嚐離鄉背井、妻離子散的滋味,看你下次還敢不敢咬我。」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常健臭皮囊
草堂風雨擋
人生無所求
尊嚴活亮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