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P (5).jpg

 

 

 

              快樂是什麼?   文/劉志祥

一點點關心,

一點點問候;

心中充滿愛,

自然會快樂。

   很多時候,人總會陷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裏,問自已,問他人,為什麼我不快樂?為什麼有人很快樂?我要的快樂在那裏?立著想,躺著想,倒著想,什麼情況下人才會快樂?有錢有閒的人?有權有勢的人?有才有能的人?到底人一生在追求的快樂境界是什麼?

  快樂是長期安康、內心平靜、以及對生活滿足的感受。我們都恆時在追求它。當我們只是嚐到一點快樂,我們希望它永遠持續。

   人們經常把愉悅跟快樂搞混。我們通常覺得如果能吃到美食,穿昂貴的衣服,總是享樂,我們就會快樂。但不知道為什麼最後老是事與願違。我們也常想如果我們能滿足所有的需要跟欲求,我們就會快樂。但實際上,只想到自己卻帶來孤獨跟憂鬱。
  有時候跟自己的念頭與情緒獨處讓人不舒服,所以我們在音樂、電玩、食物、跟事業上轉移注意力。可是這並不能讓我們真正跟他人連結,也不能提供真正的快樂感受。
  想要快樂,想要跟他人連結時,我們經常使用社群網站。我們可能從別人給我們的自拍照按讚、或網友的訊息中得到短暫的一陣子愉悅,但這只會讓我們想要更多。我們老是看手機,焦慮地等待下一個「補丁」,但不管收到多少讚或訊息,我們不知怎地最後卻覺得跟他人更缺少連結了。
  佛陀說,真正快樂的最大來源就是珍愛他人:當我們真誠地關心他人的福祉與快樂時,我們的心變得溫暖、開放,並且與他人連結,同時我們自己產生真實無欺的安康感受。我們甚至從身體層面覺得更好了。因為關心他人的快樂,我們試著盡力幫助他們,並且避免做任何可能傷害他人的事情。這創造出信任的友誼,而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靠著家人與朋友的情緒支持,我們找到面對生活中發生的一切的力量。

  一個文學家可能會如此描述「快樂」:藝術家的快樂是欣慰地望著自己剛剛完成的作品;醫生的快樂是在艱難的手術後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商人的快樂是開張大吉、財源滾滾;教師的快樂是培育了成材的學生;員警的快樂是制止了一樁暴力事件……。

   這種對快樂的描述失於模糊和偏頗,但它抓住了重要的一點:只要滿足了我們內心的需求,那一刻我們就能得到快樂。而不同的社會角色有不同的內心需求;不同的年齡階段、不同的生活階段,我們的內心需求都是不一樣的。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在著作《動機論》(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中提出,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馬斯洛認為,人都潛藏著這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各種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勵人行動的主要動力。當我們最迫切的需要得到滿足,外在的滿足轉化為內在的滿足,我們就感受到快樂。

   至於生理學家,則把快樂視為一種化學物質「多巴胺」(Dopamine)分泌的結果。多巴胺是一種丘腦分泌物,主要負責傳遞興奮及開心的資訊。生理學家發現,當我們感受到快樂的時候,大腦會源源不斷地分泌大量的多巴胺等多種物質。所以,我們去購物,或者陷入愛情,感受到興奮、喜悅、陶醉,都是因為多巴胺這些分泌物的緣故。

禪修大師則認為:快樂是一種心態,由看事物的視角決定,而不是由外在的需求得到滿足來決定。「就算一切欲望都滿足了,也不會帶來快樂,而是創造新的欲望,或者更有可能是無所謂、厭惡,甚至憂鬱……快樂應該是一種內在充滿成就感的狀態,而不是對外在事物無盡的欲求。」馬修·李卡德說。簡單地說,快樂是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和分析的結果。

  不過,我認為一點點的關心,一點點的問候,讓心中充滿愛;有愛的人,自然就會快樂,就會感覺幸福與滿足。學習釋放你的愛,讓你快樂,也讓別人一起快樂。快樂是什麼?快樂是妳心中有愛。

  有關人生的笑話。

老師向小明說:「請解釋『真相大白』的意思?」

小明說:「從前有個人生一個兒子取名『大白』,第二年又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小白』,外婆來時抱著小白說,『真像大白啊』」。

 

感謝出外贈詩回應分享

問啥是黑皮

標準不齊一

歡欣心愉悅

思及笑嘻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劉志祥老師 的頭像
    劉志祥老師

    lch7413的部落格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