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改墨寶 文/劉志祥
不可隨處小便,
小處不可隨便;
墨寶順序更改,
妙藝術成順便。
于右任先生(1879.4.11-1964.11.10),中國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髾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係中華民國開國元勛之一。他精於書法,尤擅草書,首創「標準草書」,被譽為「當代草聖」、「近代書聖」。其草書被書法界與楷書譚延闓、隸書胡漢民、篆書吳稚暉,共列為「民國四大書法家」。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是收藏家們夢寐以求的珍品。
據說于右任在擔任監察院長時,因深惡部份員工隨處小便,不僅有礙觀瞻,且破壞環境衛生,遂提筆寫下「不可隨處小便」六字公告張貼;由於其墨寶珍貴,不久即被人偷去蒐藏;又因其標準草書字字可分離,經後人把原先之六個字逐一剪下,重新組合,遂使本來不登大雅之堂之「不可隨處小便」公告辭,變成了高尚文雅之「小處不可隨便」警世句,且與原句並列後,頗為諧趣,將其裱成可供掛在牆上之立軸,儼然藝術妙品。
有關巧改墨寶的笑話,明朝有一年春節,當地一個惡貫滿盈的財主不惜重金請才子祝枝山為其寫揮春。祝枝山本來就對這種惡人不屑一顧,但轉念一想,這惡財主平日仗勢欺人,多行不義,何不借此羞辱他一番呢?於是便應允了。祝枝山命人取來筆墨紙硯,不加思索,大筆一揮,一副巧妙的對聯當即一氣呵成。
寫完後,他抑揚頓挫大聲念道:「歲歲逢春好,不晦氣年年倒運少有餘財。財主大喜不已,連讚:「好!好!好!」並立即親手倒茶以謝祝枝山的佳聯墨寶。誰知,在財主轉身倒茶之際,祝枝山迅疾揮筆給對聯添加了逗號,然後捲起來封好交給財主。待除夕之日,財主欣然命下人將祝枝山寫的對聯貼於大門兩側。
第二天,大年初一,拜年的人絡繹不絕,看見財主家貼的對聯為:「歲歲逢春,好不晦氣;年年倒運,少有餘財。」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于公白髯翁
書法似龍鳳
字體自成格
怪異少人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