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d0003f211a0d17aac.jpg

 

 

 

忘記這六件事,生活才會越過越好     /劉志祥

學會忘記六件事,

忘年忘病又忘形;

忘爭忘愁也忘氣,

生活越好向前行。

    忘字,從亡從心,表示失去記憶,不記得。本義是忘記。學會忘年、忘病、忘形、忘爭、忘愁、忘氣這六件事,生活才有陽光,生活才會越過越好。

一、忘年:
    別太在意自己的年紀,年輕的心態其實比年輕的身體更重要,現代科學也表明,積極的心態可以促進身體的健康。忘掉自己的年齡,和年輕人一起做事,你會發現自己也會恢復到年輕時的狀態。
    平時儘量少想自己的年齡,始終保持一顆「不老心」。「年輕化」的心態會促使免疫功能「年輕化」,保障人體各器官功能協調穩定。
二、忘病:
    忘病不等於不積極治病,而是不要被疾病壓倒,更不能喪失戰勝疾病的意志。每天都憂心忡忡地想自己的病能不能好啊?這樣反而是給自己增加心理負擔。陶淵明說「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順其自然,可能有意外的收穫。
三、忘形:
    不妨將自己打扮得漂亮瀟灑一些,別人看著有活力,自身感覺也舒心。忘掉自己「年華不再」,多花些心思,打扮自己一下。你就會發現,人的外表一漂亮,整個人的精神也會有活力很多,不僅自己做事有幹勁,而且別人看著也舒服。消除「人老珠黃」的心態,有益於身心健康。
四、忘爭:
    切忌逞強,一是慾望不可太高,不可貪得無厭。二是難以實現的慾望不可強求,得放手時且放手。三是違反科學規律和社會規律的慾望不可有。世人愛把富貴追,到頭全都變成灰。名利富貴,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爭來爭去,還不是白忙一場。所以,儘量活得豁達一些,瀟灑一些,不要被慾望矇蔽雙眼,讓身心都揹負沉重的枷鎖,不去爭鬥爭奪,安於家庭的幸福和美,又有什麼不好呢?
五、忘愁: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難免會有一些難過的事,但是發愁並不解決問題,要嘛立刻著手改變,要嘛選擇放棄。發愁祇是讓問題持續發酵,祇能讓問題變得更糟糕。多愁善感多疾病。生活中難免出現憂愁,祇要你善於解脫,讓快樂充滿人生,憂愁即會「煙消雲散」。
六、忘氣:
     人生旅途,怎麼會沒有坎坎坷坷?世界發展越來越快,奇奇怪怪的事情越來越多,看不順眼的事情也是屢見不鮮。千萬不要耿耿於懷,亂生悶氣,一方面,是時代發展了,對於新鮮的事物,我們要虛心接納,另一方面,生氣對健康十分不利,所以,遇到氣憤之事,要想得開,忘得掉,儘量保持一個快樂的心情。
最好的日子,無非是你在鬧,他在笑,歲月靜好,如此溫暖到老。忘掉這六件事,生活才會越過越好。

  有關忘記得笑話,老劉到老吳家中作客。在老吳家中,只見老吳都以「親愛的」來稱呼老婆。老劉見狀很感動的對老吳說:「你真的是不容易耶!結婚已一甲子鑽石婚了,你還是這樣甜蜜的稱呼你太太!」
「其實…」老吳小聲的說:「我忘記她名字很久了,又不敢問她。」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六件事忘記
輕鬆困擾棄
無憂樂滿懷
勇活無所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