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um_8226451812-300x199  

    順境與逆境  

 

 

 

    順境與逆境     文/劉志祥

人生就像一捲軸,

會有平直路段走;

也有路段有褶皺,

順境逆境自然則。

    人生就像捲軸,會有褶皺的一段路,也會有平直的一段路。人活在世間,沒有永遠的順境,也沒有永遠的逆境;然而一般人無不希望自己是處在順境,而不願逆境的來臨。但順境固然可喜,逆境也非全然可惡,而是當人面對生命的橫逆與順利時抱持什麼樣的態度?又以什麼樣的眼光來看待?俗諺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得馬,焉知非禍」,正所謂一件事的禍福為一體的兩面,互成因果關係,那麼我們又怎能因為一時的禍福成敗而迷失呢?

   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旨在說明:人在憂患的逆境中能發奮圖強,因而求得生存;處在順境,反而沉溺於安樂招致滅亡。處在逆境中,正好可以考驗人的智慧與毅力,耐心與恆心,信念與志氣,沒有通過逆境的考核,又怎能走到順利的境界呢?人不怕挫折來磨,最怕在逆境中整天垂頭喪氣、不思己過、怨天尤人。

   在面臨逆境時,應當檢討自己有何不足或過失,對於不足的部份要努力學習、充實自己,過失的部份要虛心改進。「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困境而裹足不前,甚至自暴自棄;要戰勝自己,克服自己的缺點和障礙,努力充實自己,才不致於虛度青春,徒呼負負!古人云:「不經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撲鼻香?」西方詩人雪萊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由此可知,不經歷一番考驗,於挫敗中學習成功,又怎麼會有光明的前途呢?古代文豪諸如:劉禹錫、陶淵明、蘇東坡、韓愈等人,不也多次經歷官場中的挫折,因而體悟出另一種人生?而留下雋永的文章,以供後人品味。

  當人一帆風順、意氣風發的時候,最怕的是放逸自恣、驕傲跋扈,目空一切、自以為是。所謂守成不易,社會上有多少失敗的案例,皆因一時的成功而忘了最初奮鬥的艱辛,稍有成就便開始揮霍,放縱於慾望的滿足,而不知對社會做出回饋。更有人因此沉迷於酒色財氣,而落入敵人的陷阱,讓自己努力得來的成果一夕之間瓦解,頓時由天堂隧落入地獄,這時要後悔也來不及了。曾經名氣喧騰一時的中華選美協會會長唐日榮,當年風光的時候,不乏美人簇擁,出入名車代步,居住豪宅,報章雜誌曾報導他家中黃金馬桶的趣事。但由於他奢華的習氣,放縱於虛華的名聲和享樂,不到幾年所有的財產揮霍殆盡,最後竟然身染惡疾死於榮民之家,晚景甚是淒涼。

    我們當知,在順境的時後更該戒慎恐懼,仔細分辨什麼應為?什麼不應為之。因為人的慾望無限,在滿足其慾望的時候很容易做出不當的事情,讓自己身受其害。孔子說:「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總之,不管我們身處順境或者逆境,都要保持謙遜、進取、不亢不卑的態度,就不會因一時的困阻或成功而喪失自性,而讓自己跌入錯誤的深淵。

  有關逆境的笑話,有個小孩子想吃葡萄,走進7-11便利商店問店員說:「你們有賣葡萄嗎?」店員說:「沒有。」小孩碰到逆境不死心,隔天,又走進這家7-11便利商店問店員說:「你們有賣葡萄嗎?」店員說:「沒有,我們不賣葡萄。」隔了一天,小孩子再度走進這家7-11便利商店問店員說:「你們有賣葡萄嗎?」店員說:「儍蛋,你聽好。我們連續三天告訴這裡不賣葡萄,如果你下次再來這裡我們問沒有賣葡萄,我會用童軍繩把你綁起來。」小孩子轉身離開。隔天,又走進這家7-11便利商店問店員說:「你們有賣童軍繩嗎?」店員回答說:「沒有。」小孩子接著問:「你們有賣葡萄嗎?」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不如意纏糾

 

十中常八九

 

橫逆待良機

 

順境易到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順境與逆境
    全站熱搜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