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306375-523220196_n  

 常常感謝  

 

 

 

  常常感謝           文/劉志祥

懂得感謝都美好,

隨時覺得被恩寵;

不懂感謝心封閉,

充滿牢騷缺慧聰。

   「感謝天感謝地,感謝佛祖〈kah與〉上帝,感謝老母佮老爸,感謝兄弟佮姊妹,感謝厝邊頭尾,感謝親戚朋友佮子弟,感謝鱟杓仔〈hau-siā-à漏勺子〉佮飯篱〈bng-lē飯匙〉,感謝菜籃仔佮布袋,感謝萬物一切。」這是我在台語演講時,常說的一段幽默話。

   除非懂得感謝,否則無法領受上天的祝福,不懂得感謝的人,只得看見自己的匱乏,心是封閉的,充滿牢騷和怨苦,即使得到上天的禮物,也無法歡欣的接受,只會挑剔禮物不夠精緻,包裝得不夠漂亮。懂得感謝的人觸目所及都是美好,隨時都覺得自己生活在恩寵之中,隨時都覺得自己被寵愛的,於是生命成為一個帶狀的祝福,隨時都在接受喜悅的禮物。

   常常心存感謝,你會發現原來上天對你那麼好,而自己擁有的總是那麼多,原來世界是這麼美麗,而你是如此被存在的照顧。

  根據研究,懂得感謝的人,通常都較有領袖特質、正面思考、情緒穩定、懂得珍惜、不怕孤單、好溝通好相處、對自己也較有信心。感謝需要不斷的練習,久了就會成為一種習慣、進而內化成自己的價值觀。讓我們懷抱感謝的心,時時讚美、時時喜樂,成為一個可愛的人。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父母待不薄
感恩知圖報
上天大愛施
萬物活卡好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

jpg  

勇敢去許願 

 

 

    勇敢去許願         文/劉志祥

從小願望做開始,

準確表達願事實;

破除信念負模式,

找出人生大願事。

    仰望天空的時候你在想甚麼?如果你對著天空許願,結果又是甚麼?面對星羅棋佈的天空,你總覺得自己很渺小,可是能夠將個人的念力,投入宇宙大能的巨流中,誰說不能成就輝煌的心願。

     因此,不要不安,不要懷疑,只要勇敢去許願,每一件非凡的成就,都是從一個無中生有的念頭開始,而且要記得,當一個願望,被你的願望送上天的時候,你要對它懷有強烈的信念,而它所發射的路徑才會清晰。

    許願要學會了七大法則,不僅能讓你隨心所欲地打造自己的幸福人生,還能讓你一天比一天了解自己、敞開心靈,接納生命的無限奇蹟。

   七大法則:1、從小小的願望開始,培養實現願望的信心。2、準確表達自己的願望。3、以「感謝」作為成功許願的發動機。4、破除負面信念模式。5、相信,不要懷疑。6、敞開心胸接納「巧合」。7、找出真正的人生大願。

    親愛的朋友,把你的心願,交給浩瀚無垠的宇宙吧,而且要靠信念,相信它一定會實現。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

1468086715154 (2)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組發碩士班二年級幹部會議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組發碩士班二年級幹部會議   文/劉志祥

組發碩二幹部會,

枝仔冰城聚一回;

新舊幹部作傳承,

期盼班務呈光輝。

   七月九日晚間,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組發碩士班二年級,在高雄市枝仔冰城民生店二樓會議廳舉辦幹部會議。

   晚間六點,餐聚聯誼。七點,由班代劉志祥擔任主席報告出席人數超過一半,宣布開會。主席劉志祥致詞說:「尼伯特颱風已離開,我們幹部會議照常開,感謝大家踴躍出席來,也希望多多提供意見來才不賴。今晚召開碩二第一次幹部會議,特邀請舊幹部共襄盛舉,作經驗傳承。今天很巧是二0一六農曆六月六日,又是星期六,百年才遇,六六六六大順,祝大家『天順地順人更順,心順事順處處順,明年畢業,畢順業順穿碩士服也順。』

   活動主委王大偉說:「承蒙各位新舊幹部,在百忙之中,撥空參加本次幹部會議,特此致謝。今天會議,主要針對開學後的迎新暨敬師會與秋季旅遊的工作計畫。」

    接著,提案討論:通過一、迎新暨敬師會選在9/23、24、25,選一天舉辦,地點高雄市國際寒軒大飯店。二、10/29~30或11/5~6舉辦秋季旅遊,地點南投日月潭。三、高師大成教所組發碩士班通訊錄,由學生會負責製作與封面設計。四、9/12學校開學,全班晚間六點到校,認領碩一學弟妹。五、班費每人收6000元。六、學校開學後,召開下次組發碩二幹部會議。

  晚間八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組發碩士班二年級幹部會議,圓滿結束。最後,願大家「暑假到,祝福到;咪咪笑,抹不掉;閉閉眼,沒煩惱;願君安好,幸福到老。」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班費訂六千

 

速交莫遲延

 

會議數結論

 

謹記任務連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

design_illustration_0000824_sunsetwatch  

簡單,真的很好   

 

 

 

  簡單,真的很好      文/劉志祥

大不見得就是優,

多不見得很富有;

唯有簡單多自在,

簡單生活樂悠悠。

    歲月那麼靜,那麼空,那麼簡單。有時候,喜歡一個字或者一個詞,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喜歡一個人。

    簡單,是一種生活態度。有時,簡單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麼安之若素。有時,簡單凌駕於精神之上,那麼絕塵世外。有時,簡單就是紅爐一點雪,那麼原汁原味。而有時,簡單也是一道法門,誰經過了,誰就能化繭成蝶、脫胎換骨。

    簡單,是一種境界。或許,簡單是淺淺的隨意和從容,彷彿小橋流水般樸素與自然。或許,簡單是心靈的一種釋然和頓悟,柳暗花明、豁然開朗。又或許,簡單是性情的一種解脫和淡​​泊,天生質樸,隱約直白,回歸心靈。簡單,是淡,淡得徹徹底底。恬淡隨意地生活,慢慢沉澱在記憶裡的,便是淺淺的快樂,淺淺的遺憾。恩與怨,得與失,愛與恨,一顆平常心, 讓生活簡簡單單,握住一縷陽光的​​時候,便有了陽光般的心態,知足、感恩、達觀。繁華塵世裡,享受家常的溫暖,憧憬平實的夢想,自由自在,真實坦然。

    簡單,是內心裡的從容和淡定就像輕輕走過的歲月,不染風塵。天涯海角,盡在心間。簡單,是靜,靜得妙韻嫣然。不抱怨,不心灰意冷,溫潤地過好每一天。我們尋找的,也只不過是內心世界的片刻安寧,以及,那樣一場盛大的清歡。

簡單,是一種韻致,一種情調。溶入塵世,但不與塵世爭,活得似一支梅,俏也不爭春。

    簡單,有時是很自我的自我,即便喜、怒、哀、樂,也看得分外薄,分外淺。簡單,有時還是很私密的私密,內心深處,永遠有一個角落,是自己觸手可及,別人望斷天涯的空間。這禪意的簡單,是心靈的獨活,處處引人嚮往。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啊,紛繁塵世,誰又可以活得真正簡單。只能藉著一絲禪意,得片刻的逃離。簡單,真的很好!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代步開賓士

 

簡單不算是

 

頭銜一籮筐

 

成天忙義務

 

文章標籤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1467610290812.jpg

全體合照

1467948713604.jpg

大高雄青溪新文藝學會第12屆第11次理監事聯席會議

1467610344237.jpg

大高雄青溪新文藝學會第12屆第11次理監事聯席會議

1467948473979.jpg

理事長林愛華

1467948493752.jpg

處長致詞

1467948529473.jpg

科長致詞

1467610328372.jpg

處長頒發劉志祥老師感謝狀

P_20160703_134358.jpg

劉志祥老師感謝狀與水墨畫作品

P_20160703_142824_1.jpg

劉志祥老師感謝狀

P_20160703_142459_1.jpg

劉志祥老師水墨畫作品

1467948589491.jpg

頒發感謝狀

1467948596380.jpg

頒發感謝狀

1467948627752.jpg

頒發感謝狀

1467948680351.jpg

頒發感謝狀

1467948638815.jpg

頒發感謝狀

1467948446612.jpg

會後聚餐

 

 

    大高雄青溪新文藝學會

  第12屆第11次理監事聯席會議    文/ 劉志祥

大高青溪理監會,

和樂餐廳聚一回;

聯席會議歡喜開,

期盼會務呈光輝。

    七月二日,大高雄青溪新文藝學會在高雄市和樂宴會館(Hole Banquet Hall)鳳山店召開第十二屆第十一次理監事聯席會議。

    和樂宴會館位於高雄市鳳山區建國路二段,全館可容納共160桌,並備有2000坪停車場,是2015年十一月新開幕的一家餐廳,有浪漫溫馨婚宴會場、社團企業會議中心、家庭朋友聚會VIP包廂。

    上午九點半開始報到,十點由秘書長李國朗當司儀揭開序幕,主席林愛華理事長、指揮部長官致詞與秘書長會務工作報告後,提案討論。

    提案討論決議通過:一、105年第二次雅集學術座談暨下半年慶生會訂於12/11(週日)舉行。二、7/24(週日)上午9:30假高雄市議會舉辦大高雄青溪新文藝學會40週年會慶與青溪文選第十六集新書發表會。三、106年2月3日至14日假高雄市文化中心至美軒舉辦會員書畫聯展、出版畫冊與投票選出各類人氣作品。四、通過105年度第二季(4~6月)財務收支。

    指揮部長官頒發感謝狀(certificate of appreciation),給幾位參加105年青溪金環獎(Gold Circle Awards)藝文比賽老師,感謝提供創作作品提升績效,獲全場熱烈的掌聲。

    會後聚餐,一邊用餐喝紅酒,一邊交談聯誼,談笑風生。氣氛可謂:「東西南北路一條(十),八仙桌下一把刀(分),有子有女都是寶(好)——十分好。」在下午兩點,大會劃下圓滿的ending。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清溪新文藝
理監事聯席
會中頒獎狀
聚餐增情誼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2011090617181369.jpg

           獨處是一種能力 

 

    獨處是一種能力   文/劉志祥

獨處也是種能力, 

安於寂寞充實己;

心靈宇宙作對話,

內在整合開創意。

    人們往往把交際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際更為重要的一種能力。反過來說,不擅交際固然是一種遺憾,不耐孤獨也未嘗不是一種很嚴重的缺陷。

    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非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具備的。具備這種能力並不意味著不再感到寂寞,而在於安於寂寞並使之具有生產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種狀態。一是惶惶不安,茫無頭緒,百事無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漸漸習慣于寂寞,安下心來,建立起生活的條理,用讀書、寫作或別的事務來驅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為一片詩意的土壤,一種創造的契機,誘發出關於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體驗。

    獨處是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雖則有些寂寞,寂寞中卻又有一種充實。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這時候,我們獨自面對自己和上蒼,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對話。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

    和別人一起談古說今,引經據典,那是閒聊和討論;唯有自己沉浸於古往今來大師們的傑作之時,才會有真正的心靈感悟。和別人一起遊山玩水,那只是旅遊;唯有自己獨自面對蒼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時,才會真正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溝通。

    從心理學的觀點看,人之需要獨處,是為了進行內在的整合。所謂整合,就是把新的經驗放到內在記憶中的某個恰當位置上。唯有經過這一整合的過程,外來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為一個既獨立又生長著的系統。所以,有無獨處的能力,關係到一個人能否真正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而這又會進而影響到他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怎麼判斷一個人究竟有沒有他的“自我”呢?有一個可靠的檢驗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獨處?當你自己一個人呆著時,你是感到百無聊賴,難以忍受呢?還是感到一種寧靜、充實和滿足?對於獨處的愛好與一個人的性格完全無關,愛好獨處的人同樣可能是一個性格活潑、喜歡朋友的人,只是無論他怎麼樂於與別人交往,獨處始終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來,一種缺乏交際的生活當然是一種缺陷,一種缺乏獨處的生活則簡直是一種災難了。

    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夠忍受絕對的孤獨。但是,絕對不能忍受孤獨的人卻是一個靈魂空虛的人。世上正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最怕的就是獨處,讓他們和自己呆一會兒,對於他們簡直是一種酷刑。只要閑了下來,他們就必須找個地方去消遣。他們的日子表面上過得十分熱鬧,實際上他們的內心極其空虛。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想方設法避免面對面看見自己。

    對此我只能有一個解釋,就是連他們自己也感覺到了自己的貧乏,和這樣貧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頂沒有意思的,再無聊的消遣也比這有趣得多。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們變得越來越貧乏,越來越沒有了自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獨處旁無人

對話自聽聞

條理清思慮

籌謀前路奔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B_2008-9-4-14-45-411233.jpg

         若你安好,便是晴天 

 

 

 

  若你安好,便是晴天    文/劉志祥

時光如流水,

總是默無言;

如果你安好,

便是好晴天。

    站在時光的路口,回望曾經走過的美麗和溫柔。許多人,許多事,許多曾經花發枝滿的渴求與憧憬,依然在歲月的長河中緩緩流過,又默默回溯。盤點每一份心情文字,或多或少都透出淡淡的憂鬱和沉重,還有一份無端的惆悵和惶惑。

伸手,水色時光流沙般從指間傾瀉,像一隻妖嬈而決絕的蝶。無論你怎樣握緊雙手,也無論你怎樣試圖握住生命中不曾荒涼的歲月,青春都如一場傾城盛宴,濃妝豔抹著登場,又奢華低調著落幕。那些青澀而美好的蔥蘢,依然是心底最深最真的甜蜜和疼痛。

    時常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接到朋友的電話或短信。無需太多的言辭,也無需太多的寒暄和虛偽。淡淡的幾句問候或祝福,都可以讓人滋生出無數的精彩和感動。聽著電話那端溫柔或低沉的聲音,隨性地聊上幾句,知道彼此安好,彼此會心一笑,足矣。

   已經習慣過這樣的日子,常常一個人,一本書,一杯咖啡,在那些淡若輕痕的樂曲中,看所有的故事和情節都相繼散場。我知道,所有的掌聲和喝彩,都不過是一場場風花雪月的虛無。日出月落的晨昏裏,默數花開風過。

   世事紛繁,時光終是無言,所謂的執念也許只是虛妄,所謂的抵達也不過是終點。而青春,又多麼像一場盛大的煙火,易碎又那麼容易凋落。再多綺麗精緻的絢爛,都不過是一瞥驚鴻。

    隨風而逝的過往,又怎堪流水日益不停地雕刻?萬千次回眸,依舊掬不起曾經的歲月,再大的虛吝和紛繁最終都要歸於本真和平淡。而你我,還來不及為自己埋下一個伏筆,為自己設定一個方向,荊棘和挫敗便破空而出,將我們逼到無路可退。只等滿眼空花開成半聲歎息,而荒涼就著月色打撈未央的記憶。

   生命不止,紅塵無盡。僅以一程換一種懂得,僅以一程換一場經歷,如此,而已。一如掌中流沙,握不住魅惑清冷,握不住指尖傷逝成塚。喜歡默念“煙花不堪剪”,喜歡這樣淡到極致的頹靡。僅是這樣的幾個字,就看得人滿眼滿心的荒蕪和寂寞。

  這個世上,沒有一條路是重複的。就像寂寞,就像回憶,就像某些時日,某些人,依舊會成為注目的方向,但風聲已鬆懈,而刺青早已留下一道暗傷,疼痛如昨。輾轉萬千風景,我始終堅信,有些傷痛是無法泯滅的,有些記憶是無法消褪的,有些人是無法釋懷的。即便此刻我坐在這裏想你,又或有一天我離你而去,我都會帶著愛和希望在你的世界生根。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掌聲和喝采

短暫心花開

顛簸孤寂路

注定苦迭來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10009964_004850.jpg

生活中的一點寄託  

 

 

 

   生活中的一點寄託     文/劉志祥

不憂頭頂不掉光,

不惱心境自清涼;

不爭元氣不會傷,

不急步步皆穩當。

    人是需要心靈寄託的,這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精神支柱是一個人活下去的支撐。當你處於不幸的邊緣時,勇敢地尋找心靈寄託吧,讓它來拯救你的生命。 會處理生活的人,一定懂得怎樣給自己安排一片不受干擾的屬於自己的小天地。在這裡,你可以想你所要想的、做你所要做的,躲開一切你所要躲開的,逃避一切你所要逃避的。這片小天地就是你寄託靈魂或真正自己的地方。

     給自己的靈魂找一個寄託,並不是消極地逃避,而是一種積極的養精蓄銳。

正如有位名人說:「我休息是為了工作。」我們也是一樣,讓靈魂去休息一下,養一養它在塵間奔波所受的傷,然後好再去奔波。人生就是一連串不停的奔波!我們幾乎很難找到一個人,能夠成天只做他自己喜歡的事,過他自己所願意過的生活。每個人都必須被動地做些他並不想做的事,表演他並不喜歡表演的角色,過一種他所不願過的生活。所以,我們發現,有些人一有時間就吸煙,有些人一有時間就喝酒,有些人一有時間就看小說,有些人一有時間就寫文章。

   這些一有時間就想做的事,才真正是他所喜歡做的事。 但是,因為他必須應付許許多多生活中的瑣事,他沒有充分的時間和自由去做他所喜歡做的。因此,這些小小的嗜好,就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點寄託。

  他從這裡面找到他自己,得到生活的真味,暫時忘掉了世界的煩囂。 假如你懂得生活,同時你也懂得自己,那麼,你一定會在生活中找到那麼一點使你安心,使你忘憂,使你沉醉的所謂的寄託。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憂煩童山濯

惱怒思慮錯

鬥氣元神傷

緩步心自若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b0038825_20514737.jpg

嵌體《台語新詩》

 

 

  嵌體《台語新詩》   文/ 劉志祥

恬靜的暗暝天無底

蜷做伙的夢境乎人擔心濟濟

恐驚你揹著鬱卒佇身體

墬落時光陷阱

 

攬牢你的身體

你的心臟有好聽的雙連音

擱卡內面是痠痛佇內底

想欲嵌進你的身體

咱的煩惱就會當

合為一體

 

攬牢你的身體

無人會使代替

咱的感情毋願倒退

你若無佇咧

靈魂就減了一塊

 

 

註:

嵌體Khàm-thái      鑲嵌

恬靜tiām-tsīng      寂靜

蜷做伙khûn-tsuè-hé  蜷曲一塊

攬牢lám-tiâu        抱緊

佇 tī               在

會當ē-tàng          可以

會使ē-sái           可以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甲你攬條條

心臟同齊跳

意向相交通

毋驚路途遙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

62052864_10.jpg

人做對了什麼都順 

 

 

 

  人做對了什麼都順   文/劉志祥

因為有了是因為,

所以有了才所以;

既然已成為既然,

何必再說何必矣。

    忘記你所失去的,珍惜你所擁有的,未來的命運會怎樣,全在於今天的努力。誰都不能苛責一個努力的生命。不管是怎樣的人生,只要自己盡了最大的努力,就該無怨無悔,就無需「假如」。

    污泥可以長出蓮花,寒門可以培養孝子,洪爐可以煉成鋼鐵。困境可以成就偉人。苦澀可以醞釀甘甜,煩惱可以轉為菩提。生活如波浪,有波谷,也有波峰。在高峰的時候,且慢高歌。在波谷的時候,不必落淚。一浪翻一浪,一波過一波,便是人生的彼岸。

    每個人都要記住,我們都要服從一個規律,沒有人例外,叫做「自作自受」。每一個人,都要替自己的行為負全部的責任,你推給別人沒有用,你也推不掉,誰也不會替你扛。沒有人害得了你,沒有人救得了你,賞識你也沒有用,打擊你也無濟於事,一切就是「自作自受」。這是我們需要瞭解的人生規律。

    在人生的大舞臺中,無論是誰,都不可能永遠是鮮花坦途,總會有荊棘坎坷,身處順境時,我們居安思危,路才長久。身處逆境時,我們堅守希望,才能走出困境。無論怎樣,我們都是自己生命電影中的主角。命運的安排,成為我們修煉的助緣。心懷善念,堅持信仰,發揚正能量,感恩身邊人,收穫清淨和喜悅。

    如果愛裡沒有責任,愛就變得自私。如果愛裡沒有節制,愛就容易放縱。如果愛裡沒有平等,愛就變成一種施捨。如果愛裡沒有尊重,愛就變成一種專制。如果愛裡沒有喜樂,愛就不能成為真愛。如果愛不能光明正大,愛就是罪惡的化身。

    擁有,只需足夠就好。手錶,只有一塊你能判斷現在幾點鐘;有兩塊反而很難確定。食物,能吃好則可養身,吃多了反而傷胃。幸福不需多,心裡快樂就好,追求過多的幸福,累了身體累了心,再多的幸福也是累贅。

    我們有時會錯誤地以為,得不到的,才是珍貴的,已經擁有的,都是廉價的。得不到的,因為缺少深入的瞭解,它只是一種美好的假像,展示給我們一個絢麗的外表。如果有那麼一天,你距離它近了,知道了它的真相,你才發現,它和我們擁有的,竟是那麼的相似。別把眼光停留在想像中,你擁有的,都是你的幸福。

最使人疲憊的往往不是道路的遙遠,而是你心中的鬱悶;最使人頹廢的往往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你自信的喪失;最使人痛苦的往往不是生活的不幸,而是你希望的破滅;最使人絕望的往往不是挫折的打擊,而是你心靈的死亡;所以我們凡事要看淡些,心放開一點,一切都會慢慢變好的。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情緒起伏,都會不可避免地影響週圍的人;喜怒無常,也註定會破壞別人對自己的信任。所以,懂得做人,有時候比懂得做事更重要。即使你不懂怎麼為人處世,至少也要學會控制情緒,而不要讓情緒控制自己。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情緒控制穩

一生諸事順

內心無己私

大愛負重任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