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賢子孝    / 劉志祥


  有一對麻吉的朋友,甲很富有,乙很貧困,他們在結婚後像斷了線的風箏,失去訊息。乙婚後打拼賺錢養家,白天當salemen,晚上在工地做工,雖然生活辛苦清儉,但他喜歡唱翁立友的歌「堅持」,堅持每天回家吃晚飯,再忙也要陪妻子喝杯咖啡,教孩子做功課,且非常注重孩子與他人的互重。


  甲因為不愁吃穿,每天帶著妻兒到處遊玩,過著愜意的活,孩子偶爾鬧脾氣不上學,他就順著孩子,若孩子作業習題多寫不完,他就幫孩子「小題大作」,小孩子的題目大人作,若孩子吵鬧,他請出「孫中山」或「蔣中正」打發,對於太太,也是這種態度。這種日子過了幾年,甲就覺得膩了,開始「向外發展」,找「外婆」,不忠於婚姻。


  歲月匆匆,甲乙兩人都邁入老年,自然而然地參加銀髮族,有一天不期而遇,甲問乙過得好嗎?乙說:「我過得平凡,孩子都有正當的工作,每天都會對我噓寒問暖,老婆雖然嘮叨,但非常熱心公益,做志工。」乙對生活感到滿足,他形容自己是「妻賢子孝」。


  甲聽完嘆口氣說:「自從我沒錢後,小老婆就把我趕回家,他愛的是我的錢,不是我的人,妻子對我也冷冷淡淡,孩子不但是月光族,也是不折不扣的卡奴,對人生多有怨言。」甲苦笑說,自己是妻「嫌」子「笑」。


  甲、乙兩人因為經營生活的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遇境。胡適曾說:「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不只用在工作上,同樣適用在人生道路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