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糖廠自行車道



珍奇館


 





升旗台   地面畫圈圈即升旗時個人站的位置


 





廠長宿舍





社宅事務所





黑銅聖觀音黑銅聖觀音



許願牌





水塘





台灣小黃荷花






製糖流程館



製糖流程館看簡介影片





解說員林素媛用心解說





領導別人   管理自己





劉志祥老師





製糖工廠遺址





製糖工廠遺址





不再冒煙的煙囪





園迷城





鐵園迷城





鐵園迷城





火車頭身分證





長達三十八年戒嚴時期的匪諜自首既往不究標語





糖業博物館





糖業博物


 





農具展示所





老樹群


 





花草園區


 





街頭藝人表演





假日寫生





五分車


 





 





五分車車頭





五分車






鐵鐘






冰品販售部




紅豆酵母冰


 


 


 


 





      高雄橋頭糖廠懷舊巡禮  





                                   /圖 劉志祥





    五月十五日上午,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從鳳山坐捷運到橋頭。九點半,参加社團遨遊台糖園區,由解說員林素媛導覽,她說,橋頭糖廠創建於西元1901年的日治時期,於西元199928日 停止壓榨。距今已有百年的歷史,是台灣第一間製糖工廠。我們首先參觀「社宅事務所」,它建於1901年,為園區內最早之建築物之一,是日治時期台灣重要的建築物,最大的特色在於屋頂上方女兒牆之槍孔及拱門砲台基座,主要功能係防禦暴徒破壞廠方設施,保護糖廠財產及員工安全。





   接著,景仰「黑銅聖觀音」,建於1902年,源於鈴木藤三郎社長為慰籍故鄉日本職員心靈及拉近台灣農民對製糖向心力,特仿造日本奈良藥師寺聖觀音像籌造而成,同類型銅像全世界只有三尊。林解說員說,為防止額頭一顆白金石與檀金色銅像被偷,將觀音像塗成黑色,時至今日已成獨有特色,近百年來已成為橋仔頭糖廠的守護神,當地人也有稱作「黑彌陀」,我們在聖觀音前膜拜,祈求「工作順意,事業如意」。





 接下來,参觀製糖工廠遺址,我們感受到糖廠將甘蔗從運送、壓榨、清淨、蒸發、結晶、分蜜到包裝的實體流程,進一步了解到製糖的甘苦。





   步出製糖工廠遺址,是「鐵園迷城」,2002年起高雄縣政府文化局陸續在糖廠辦理藝術村進助活動,並在糖廠內留下許多鐵件藝術品,但藝術村活動結束後,糖廠內能保有豐富的鐵件元素,因此廠內糖業博物館構思把這些造型各異的鐵件重新加以組合,歷時四年完成這座「鐵園迷城」,目前成為小朋遊戲場所及遊客拍照的景點。





    最後,参觀「糖業博物館」,館內除了原有製糖工場的現地解說參觀外,更將舊有糖倉改造成為舒適的展示館,包含互動式的製糖教育,生動的糖業鐵道文化介紹以及舊糖廠之創意回顧等精彩豐富的內容。





   隨著糖業的沒落後,聳立糖廠的煙囪不再冒煙了,中山堂已改為冰品的販售部,而過去的冰品販賣部則成為現在的「糖之戀」西餐廳。橋頭糖廠結合了藝術與歷史人文,十分值得大家來走走玩玩。





  結束高雄橋頭糖廠巡禮後,我們到中山堂吃紅豆酵母冰,橋頭糖廠最夯的冰,非紅豆酵母冰莫屬,以酵母粉、奶粉等打成冰沙後再淋上紅豆,紅豆是薄皮的台灣豆,清涼可口,讓人回味無窮。





  





感謝本菁贈詩回應分享:





紅豆酵母憶童年





橋頭青春回味濃





山友居家五里林





花田再見鬢已白





 





 





 


 


 


 


 


 


 


 


 


 


 


 


 


 


 




*福爾摩沙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