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辛酸史 文/ 劉志祥
日據時代舊台幣,
舊幣兌換新台幣;
欲哭無淚人民氣,
四萬才換一元幣。
二十世紀初,台灣曾經被日本統治了將近五十年,而當時 使用的貨幣是由日本在台灣地區發行的「臺灣銀行券」,由日本的「株式會社臺灣銀行」代為發行,是當時的主要的流通貨幣。1945年中日終戰結束之後,於是便將株式會社臺灣銀行,改名為「臺灣銀行」,在1946年5月22日發行台幣發行1元、5元、10元三種臺幣等值,收回日據時代發行的臺幣。這就是一般人所說的「舊台幣」。
在此後的三年內,由於恢復生產的需要和中國國民黨政府帶大軍播遷來台,發生嚴重的財政困難,臺灣發行量迅速增加,又陸續增加發行面額為50元、100元、500元、1000元、10000元的臺幣五種。
1949年6月15日台灣開始幣制改革,以舊台幣4萬元折合新 台幣1元,新臺幣面額為1元、5元、10元三種;當時的幣制改革引起社會相當大的震撼,幣制改革後,四萬元舊台幣兌換一元新台幣,許多人當時抱著一麻袋的舊台幣,興高采烈的去換新台幣,沒想到換回來只剩下幾塊錢,財產瞬間消失,讓人欲哭無淚。
1961年6月發行面額為50元和100元的台幣兩種;1980年2月又發行面額為500元和1000元 的大額鈔票兩種。2002年發行的2000圓,新臺幣到2000年發行的1000圓之前,都是中央銀行委託臺灣銀行發行。2000年後改由中央銀行發行,引起一些政治聯想。
2001年發行2000元及200元,但發行錯誤2000元及200元很少人在使用,流通行性很小。1000元及500元於2005年7月20日再度改版,增加原本只有光影變化箔膜,安全線改為光影變化箔膜式安全線,而500元的刷色變得更深。
最後,祝君大吉又大利,財運亨通無人替,財源滾滾賺一億,使用不完新台幣。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舊鈔變珍貴
五角我成堆
一毛多多有
家貧大額沒
(不能說的秘密)淡水海邊--鋼琴演奏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