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金紙與銀紙
天公金
大百壽金
壽金
福金
刈金
二五金
九金
九銀
大銀
巾衣
甲馬
金白錢
金、銀紙種類大解析,拜拜用的金紙與銀紙的功用是什麼?
文/鳳山白龍庵副主委 劉志祥老師
金紙銀紙大解析,
各有功用要知悉;
神明祖先燒錯紙,
沒收心意頗可惜。
想必信徒們都知道拜拜時通常都會準備金紙,但你們知道除了金紙外也有銀紙嗎?再來金銀紙的種類繁多到底要怎麼區分呢?以及各金銀紙的功用是什麼呢?以下分享金銀紙小常識。
首先要如何區分金銀紙,通常是以紙錢中間所貼的錫箔為分類依據,如果錫箔上還刷上一層金漆就叫金紙,金紙是用來祭拜給神明的;錫箔沒刷上漆,是銀色的就叫銀紙,銀紙功用是來用祭拜祖先、鬼魂,所以千萬不能將銀紙燒給神明,金紙燒給鬼魂哦!
再來民間常用的紙錢有天公金、大百壽金、壽金、福金、刈金、二五金、九金、九銀、大銀、小銀、巾衣、甲馬、金白錢這幾種,這些的外觀和功用和燒給的對象都不同,接下來就要來一一解析這些紙錢。
1、天公金:外觀通常會印有「叩答恩光」的字樣,用燒給天界大神玉皇上帝的金紙,通常在天公廟或拜天公時才會用到。
2、大百壽金:也有人叫做「太極金」,外觀印有財子壽三仙,主要燒給帝王等較高階的神靈。
3、壽金:外觀上也會印有財子壽三仙,可以燒給任何神明。
4、福金:又可稱為「土地公金」,外觀上並無圖樣,只有錫箔刷上金漆是金色的,主要用來燒給土地公,由於台灣人認為土地公就像是神界的里長伯仔,因此我們在燒金紙時都會多燒一份土地公金來感謝祂。
5、刈金:外觀像是放大版的福金,主要是燒給天兵天將和鄉土神明等位階較低的神祇,例如地基主。
6、二五金:又稱「四方金」,外觀與刈金相似,也有些外觀印有葫蘆、晉爵、仙鶴等吉祥圖案的版本,是燒給任何神明或是去世的先人,流行於中台灣。
7、九金:外觀會印有「福祿壽」三字或星狀的圖案,並在錫箔上刷上金漆,用途是燒給祖先或是地基主等位階較低的神祇或兵將,比較常見於南台灣。
8、九銀:外觀同九金,差在未刷金漆,通常是燒給祖先時所用,常見於南台灣。
9、大銀、小銀:外觀上會貼有沒刷金漆的錫箔,依照紙張大小不同而分成大小銀,也代表面額不同,大銀好比是千元鈔;小銀就是銅板零錢,兩者都可以燒給祖先使用,但農曆七月燒給好兄弟則為小銀。
10、巾衣:印著衣褲、梳子、碗等用品。主要用在農曆七月普渡時,並不算是錢,比較算是生活日常用品,為了讓好兄弟打扮整齊來享用供品,所以在普渡時會燒巾衣。
11、甲馬:外觀會印有士兵、馬和盔甲、兵器的圖案,主要用在犒賞神明的兵將時,通常都是宮廟在犒軍時才會燒甲馬,一般家庭則較少使用,須注意的是燒甲馬時不能折,不然的話兵器、盔甲、馬會受損,兵將就會拿到破爛的裝備。
12、金白錢:外觀是長方形,並由黃紙白紙組合,並沒有圖案和文字,主要是燒神明的兵將使用,在宮廟犒軍時也是時常出現的紙錢。
以上就是大家常用的金紙介紹啦,看完這篇後千萬不要再燒錯金銀紙了,不然就算有虔誠的心,神明或祖先可收不到你的心意,十分可惜。
有關神明的笑話。
阿志問:「坐車無納錢,臆(ioh 猜)一位神明?」
阿明說:「你落車(李挪吒)。」
阿志擱問:「賣椰子、臆三位神明?」
阿明講:「遮我無知影。」
阿志笑笑講:「是擦椰,剝椰,好椰(七爺,八爺,虎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