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612-005.jpg

 

 

 

  錢是拿來用,不是拿來存        文/劉志祥

思考錢是拿來用,

錢是為了要生活;

生活不是為了錢,

有錢不要愛存錢。
  為了自己的將來著想,以及應付不時之需,有儲蓄當然是一件好事。如果你經歷過沒錢的煩惱,絕對會明白儲蓄的重要,不存錢反而是不可能的事。
不過,忘了存錢的初衷,不去思考如何用錢,只把存錢當成主要目的,這是本末倒置的行為。錢不是拿來存的,而是拿來用的。不是叫各位隨便浪費錢,錢當然是越多越好。然而,把存錢視為唯一的目的, 是時間和金錢的雙重浪費。

  用錢的方法決定你未來的高度:
為什麼存錢是在浪費時間?打個比方,A和B這兩個人想要增進自己的英文能力。他們的資歷相當,薪水也相去不遠,兩個人都有三百萬的儲蓄,生活沒有太大的困難。A決定去國外短期留學,來增進自己的英文能力。留學半年要花兩百萬左右,但他認為現階段行動在經濟上比較沒負擔,所以立刻採取行動。回國以後的A善用自己的留學經驗,在工作上獲得了極大的成就。他年紀輕輕就當上課長,薪水也增加不少。相對的,B決定多存一點錢再行動。A回國時B已經存到五百萬了,但他還是打算多存一點再去留學……。各位對這兩個人用錢的方式有何看法?

  使用金錢和時間的方式,會大幅影響你的人生。儲蓄絕對是一個好習慣,可是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情況才叫「不時之需」,也不瞭解自己需要多少錢來應急,那你就算有錢也不會用。當你為了儲蓄而儲蓄,不願花錢去買一些經驗,那等於是在浪費時間和金錢。

  因此,存錢不要存超過一年生活費的金額。先算算自己一年要花多少生活費, 多餘的錢就用來增加各種人生經驗。每年生活費只花一百萬日元的人,就不要存超過一百萬了,多出來的錢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學習不是非得花錢,但花錢確實能學到更多的經驗。去學才藝、參加座談會、外出遊歷等等都要花錢,整天存錢是沒辦法進步的,「善用花錢學經驗」才能讓你進步。

  明朝的崇禎皇帝,他很勤奮、很節儉,但銅板的反面是他愛錢。打仗要用錢,他就加稅。稅刮不夠,他要臣子們捐。老闆小氣,底下怎麼會大方?
   死捐、活捐才湊了20萬兩白銀,軍隊不夠用,他就欠。前方將士軍餉一直欠著不發,弄得士兵沒士氣叛逃。後來,造反的「闖王」李自成打進北京,崇禎被逼上吊自殺。李自成打開崇禎私庫,你猜他有多少私房錢?估計白銀3,700萬兩,黃金150萬兩,以1金10銀換算起來,差不多共有白銀5,200萬兩。真是的!崇禎自己省得要死,結果真的省到去「死」。這不是愛錢勝過愛自己嗎?

   人為什麼那麼愛存錢?因為錢,讓人有安全感、有自信、有自由、有力量。最特別的是,錢不會反抗人。因為沒有生命的東西是不會反抗的,有生命的,就沒辦法讓我們隨心所欲了。就像小孩、愛人、朋友會反抗我們,搞不好還會傷害我們、出賣我們。但錢,不會。因為錢沒有生命,是死的東西。它不會反抗,也不會反應。你是要「有錢」而不是「愛存錢」,因為,「錢是為了生活,生活不是為了錢!」
   大明星蘇菲亞羅蘭,有一次弄丟了一顆大鑽戒,傷心哭了好久。老公卡洛.龐蒂看不下去,對她說:「蘇菲,不要為不會為你掉眼淚的東西掉眼淚吧!」
建議大家,這句話要常常對自己說。

  有關錢的笑話。

阿發看中了雙手套,問老闆:「多少錢?」

老闆說:「35元。」

阿發說:「30元我就要了。」

老闆不依非要35元,講了幾個來回不肯讓步,阿發想想就算了,給了張50元的,老闆卻找了阿發他堅持的35元。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鈔票印刷物

原本是張紙

流通顯功能

儲蓄宣判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劉志祥老師 的頭像
    劉志祥老師

    lch7413的部落格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