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91B1053DAw600h315.jpeg

 

 

 

 

  麻煩別人,要懂得感恩!      文/劉志祥

學會向別人求助,

開闊自己大眼界;

成為更好的自己,

麻煩別人要感謝。

  很多人怕麻煩別人,但是,不麻煩彼此,關係也就無從建立。好的關係,是可以相互“麻煩”的,大家彼此溫暖,相互幫助,這樣才能使關係更加親密。只要不是太過分的要求,都可以放心的“麻煩”。最怕的就是:你不說,我不問。

很多關係就這樣慢慢變得生疏,直到再也無法親近了。懂得求助,是一種智慧!

  人活在世上不可能一直順風順水,總有困難和困惑,這時候,懂得向身邊的人求助,其實是一種了不起的智慧。胡適十幾歲的時候被送往上海讀書,母親不放心,送他到車站的時候說:你要去到更大的世界了,我再也幫不了你,自己去闖蕩吧,送你四個字——學會求助。

   多年以後,回想起這四個字,胡適才開始明白母親的睿智。每個人都渴望被需要,只要不是太過分的要求,別人一定樂意幫你一把,對幫助者而言,這也是一種快樂。

   學會向別人求助,某種意義上也是在擴充自己的交際圈,開闊自己的眼界,成為更好的自己。亞里士多德曾說: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人無法完全脫離社會而單獨生存,你不想麻煩別人,就需要獨自承擔很多東西,包括挫敗。好的感情,都是互相麻煩出來的。彼此麻煩,有來有往,感情才能變得深厚起來。

   麻煩別人,要懂得感恩!《禮記·曲禮上》講:“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好的關係從來不是單向的,一定是有互動的過程。心懷感恩,彼此幫助,關係才能長久。胡適和陳寅恪是很好的朋友。陳寅恪有一年應聘英國的牛津大學教授,牛津大學方面沒有完全放心,胡適就寫了一封長信,打消了美國人的疑慮;陳寅恪生病的時沒錢治病,雖然胡適當時已經卸任駐美大使,薪資微薄,但依然寄去了一千美元作為醫療費;後來胡適競選文化院院長,陳寅恪特地跑到重慶去投胡適一票。

   兩人在學術交流上也不分彼此,有求必應,相互幫助,成就了一段佳話。好的關係,一定是相互麻煩的,一方付出,一方感恩,只有這樣感情才能長久。

得的是好處,欠的是人情。好處易還,人情難報,滴水之恩,當思湧泉,這叫懂得感恩。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當孩子不麻煩你的時候,可能已經長大成人遠離了你;

當父母不再麻煩你的時候,可能已經不在人世;當愛人不麻煩你的時候,可能已經去麻煩別人了;當朋友不再麻煩你的時候,可能你們之間已有了隔閡。

  其實信任你的人,從來不會輕易拒絕你。因為能被在乎的人麻煩和需要,本身就是一件讓人倍感欣慰的事情。好的感情,都是互相“麻煩”出來的。偶爾向身邊人求助,並不會換來他人的責怪和抱怨。一路上有你,被你“麻煩”我樂意。

也許,這就是陪伴的意義。

有關麻煩的笑話,有一家人大哥叫「閉嘴」二哥叫「禮貌」最小的叫「麻煩」,
有一天他們出去玩,結果麻煩不見了,二哥禮貌在家裡等大哥。
大哥跑到警察局說:「警察我要報案。」

警察問:「你叫什麼名字。」
大哥說:「閉嘴!」

警察生氣:「說你的禮貌到哪裡去了!」
大哥說:「禮貌在家裡等我。」

警察說:「你純心自找麻煩。」
大哥說:「:對啊!你怎麼知道!」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吃人一小口

當知還大斗

受施常感恩

回饋續接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