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5884396-2683442764.jpg

讀懂古人十戒人生無所失  

 

 

 

  讀懂古人十戒人生無所失     文/劉志祥

大喜易失言,

大哀易失顏;

讀懂古十戒,

人生無失焉。

  人的一生,是讀的一生。從小讀到大,從大讀到老,從生讀到死。知識是一本大書,歲月是一本大書,自然是一本大書,人生更是一本大書,一天也離不開讀,一輩子也讀不完。但若能讀懂古人十戒,人生無所失。

1、大喜易失言,

   言多必失,特別是在高興的時候,其實那時的心態是善而良性的,因為希望傾訴,所以不吐不快;因為希望分享,所以廣而告之。但是,心可以亢奮,話仍要沉穩。因為,說出​​去的話,再也不能收回。

2、大怒易失禮

   但如果是在生活中,面對我們的家人朋友,普通人,怒氣不僅損害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對生氣人的健康也是極大損傷。人發怒的時候,常常忘了限度,做出失禮且讓自己後悔的事情。因此,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不生氣的智慧。

3、大驚易失態

   老子說,寵辱不驚;蘇洵說,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王陽明說,此心不動。這都是要告訴我們,要修一顆安定、安穩的心,坦然、淡然面對生活中的榮辱、得失和變故。要修一顆安定、安穩的心。

4、大哀易失顏

   中醫認為,哀傷還會損害我們的健康。“悲傷”,是由於哀傷、痛苦而產生的一種情態。表現為面色慘淡,神氣不足,偶有所觸及,即淚湧欲哭或悲痛欲絕。中醫認為悲是憂的進一步發展,兩者損害的均是肺臟(指肺氣),故有“過悲則傷肺,肺傷則氣消”之說。這說明悲哀太過會傷及內臟與容顏。

5、大樂易失察

   跟大喜易失言有近似之處。在高興的時候,往往覺得一切都是可心的、悅目的,而就在此時,分辨的功能往往會被削弱,思考的邏輯往往會被淡化。於是,失察也就乘虛而入了。

6、大懼易失節

  適度的恐懼是有助於我們做事的。但是如果恐懼太大,壓垮了我們的內心,當我們面臨大節的時候,很有可能就無法堅持自己的原則和立場,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也無法解決問題。

7、多藏易厚亡

  過份的貪求物質與名利慾望的人,必定要勞心勞力,大費精神,結果失去越大,貪求利祿的人,必定喜愛寶貴的珍品,但是珍品藏很越多,反而使人嫉妒怨恨,結果往往身遭橫禍。

8、大醉易失德

  所謂大醉易失德,無非反映在言語與行為,大醉之時,其言往往會多妄語、綺語,其行往往會多出格、差池。自己覺得是一時之為甚至完全不記得,但不排除別人會暗記於心,並以此來做出判斷。

9、大話易失信

  不輕諾,諾必果,一言九鼎,言出即行。拍胸脯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心量與能量。《道德經》中說,輕諾必寡信。一個人老是隨隨便便許諾別人,這個人必然沒有信用,因為他根本做不到那麼多事。

10、大欲易失命 

  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tián)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他告訴我們,過多的慾望會敗壞我們的身體,甚至因此喪命。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的這副對聯引用《論語》中孔子的話,說明一個人一旦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就會堅強、強大起來。

  為了讓古人十戒易於記住,我把它簡化為:一、喜宴〈言〉二、怒禮 三、驚態  四、哀顏 五、熱茶〈樂察〉六、季〈懼〉節 七、多亡 八、醉得九、華〈話〉信 十、欲命。然後,運用心智圖法〈Mindmap〉,聯想轉換成一個故事:在「喜宴」上,有人〈發「怒」送「禮」〉,讓人〈大「驚」失「態」〉,「哀顏」喝了一杯「熱茶」。在寒冷的「季節」,遊民「多亡」,駕駛員「醉得」不省人事,「華信」航x失事〈「欲」要人「命」〉。這樣便可把古人十戒牢牢記住。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十戒意精闢

理當牢牢記

了解戮力行

事事必順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