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17)  

     一滴水紀念館是純日式古宅

image (16)  

    一滴水紀念館小庭園

5701386061_14488cb6db_o  

  一滴水紀念館的入口處就如同日本

建築特色一樣,需脫鞋。

 5701953564_80b2160f48_o  

       全棟建築以木頭樑柱、榫頭及竹編土牆來完成,

   建築物均無用釘子。

   5701952888_08bbcdb3d1_o  

        一滴水紀念館

  5701952106_f06aa0a80b_o  

        一滴水紀念館塌塌米和古茶道

  5701951526_e324449bc3_o  

      一滴水紀念館水上勉文庫

  5701951168_651d340ff9_o  

    大廳內的火爐

5701950482_a102b87ea6_o  

一滴水紀念館禁止跨越區

  5701951346_2f470f80dd_o  

  一滴水紀念館

image (4)  

一滴水紀念館

 5701381497_b1ffb5787b_o  

一滴水紀念館

5701379483_4ab03921f8_o  

  日本的小庭園

 

5701378143_8aceedd779_o  

日本的小庭園用竹竿交錯的圍欄

image (10)  

   滬尾砲台

 IMAG0481  

   滬尾砲台

  491875967_m  

     滬尾砲台

 image (12)   

 滬尾砲台

image (11)  

     滬尾砲台

  mottimes_images_9520141112133432  

    雲門園區

 photo-1  

  雲門園區

f_12137395_1  

   雲門園區

 image  

雲門園區

E56B62CF-1DDD-4907-89DD-415372C71F6D_d  

  淡水漁人碼頭

 4D4200CD-FB59-40E0-8B39-AECF0495E27B_d  

  淡水漁人碼頭

img_8628    

   淡水漁人碼頭情人橋

6A0D27B4-E4F2-49FA-9020-A5416971C3A6_d  

淡水漁人碼頭

image (15)  

淡水漁人碼頭情人橋前

image (3)  

淡水漁人碼頭情人橋前

image (7)  

情人橋上

image (5)  

情人橋

 image (6)  

情人橋

20A7AC9D-33D9-472A-AFCB-92CE7E8D431F_d  

在情人橋旁「哈瓦那美食餐廳」用晚餐

image (8)  

在情人橋旁「哈瓦那美食餐廳」

image (9)  

在情人橋旁「哈瓦那美食餐廳」用晚餐

 image (14)  

  淡水暮色

image (13)  

落日餘暉

 

 

 

 

 

          淡水半日逍遙遊        文/ 劉志祥

一滴水館東洋情,

滬尾砲台守護心;

雲門園區樹蓊鬱,

漁人碼頭海風輕。

 五月十四日,在蘇杭餐廳用午餐,親家開車載我夫妻與親家母前往淡水半日遊。車子抵達新北市國際藝術村,首先參觀「一滴水紀念館」,紀念館取名「一滴水」因水上勉一生承襲日本「滴水」禪師宗思想,崇尚珍惜萬物理念,另一原因乃一九八四年水上勉在他出生的村落成立「若州一滴文庫」圖書館,將圖書館開放給跟他一樣想讀書卻買不起書的少年使用,精神就是禪宗的一滴水脈中有無限可能。

  這棟建築原建造於一九一五年,是日本已故著名作家水上勉的故居,水上勉二00四年死後獲得日本國家授予正四位的「旭日重光勳章。通過台日民間人士的介紹、溝通,終於取得所有權人同意,整棟搬遷來台;從二00四年起在日本逐件拆除,並採用古法編號之後,裝箱運抵台灣。透過台日多位熱心人士,歷經五年時間,終於2009年底於淡水和平公園重現。

  一滴水紀念館的入口處就如同日本建築特色一樣,需脫鞋,入口大門也小小的,是純日式古宅,全棟建築以木頭樑柱、榫頭及竹編土牆來完成,建築物均無用釘子,裡面有日本味的塌塌米和古茶道,水上勉文庫有一些書籍、照片和文史介紹,房間格局、擺飾都很「日本」,大廳內的火爐從裡到外,把日本風整個移植過來臺灣淡水,日本的小庭園用竹竿交錯的圍欄,這天來訪遊客不多,很符合日本嫻靜優雅的古典氣質。建築物會說故事,尤其在台灣看到異國文化空間和建物。

若能心靈融入異國文化元素,不妨坐在樹下吹吹涼風,或坐在一滴水紀念館內的塌塌米上,用神遊的方式感受歷史留傳下的動人故事,閉著眼睛慢慢感受屬於水上勉之文人特有的味道。

  接著,參觀滬尾砲台(Hobe Fort),又作滬尾礮臺,為建造於1886年的火炮砲台,佔地約8公頃。該砲台為台灣第一位巡撫劉銘傳所主導建造,其建造目的是為了防衛台灣淡水港。該砲台雖停用多年,但因為長期屬軍事要塞,因此保留狀態頗佳,不但門額上仍留存劉銘傳親筆所題之「北門鎖鑰」石碑,也保留了砲台旁兩道城牆及砲台數座。因此,內政部特地經此砲台列為台灣第二級古蹟。

  聽志工導覽員說,淡水舊地名為滬尾(Hobe),其意有幾個說法。有一說法「滬」是指口袋形狀的低牆,漁民藉以捕魚之用,「尾」則是指河流出海口。另有一說則是指由臺灣話「雨尾」諧音演化,因為觀音山、淡水河一帶下雨,到此地後雨即停止,故名「雨尾」。

  另一說法是「石滬」是早期海邊捕魚的設施,漲潮時,海水將魚群帶進石滬內,退潮時海水從石縫中流出,魚群便留在石滬內供漁夫捕捉,早期台灣北海岸有20~30個石滬群,淡水在石滬群最尾端,故稱「滬尾」。

 滬尾開發可追溯的最早歷史是在西班牙時代,也曾在此建造砲台,所以滬尾砲台也是當時重要的軍事基地。據記載,鄭成功佔領台灣,趕走荷蘭人,當時的荷蘭駐軍,便放火將堡壘燒毀,並將大砲破壞。清朝嘉慶年間,淡水延海一帶海盜猖盛,清廷在1808年(嘉慶十三年)加派兵力,駐防該地。1813年(嘉慶十七年)並在現址興築砲台。中法戰爭後,清廷命當時的臺灣巡撫劉銘傳加強台海防務,使於全台重要海口地區興築砲台基地,計有基隆、滬尾、安平、旗後、澎湖等五處,共十座砲台,憑藉以禦外國軍隊。日治時期,日軍撤下當時在滬尾的四門砲塔,並將此地改作為日軍砲兵練習場地。

 國民政府撒退來台後,重新賦與滬尾砲台國防任務,並派兵駐守,後於1975年經內政部核定,將滬尾砲台定為二級古蹟,整修後開放民眾遊旅。在砲台內見到兩只水泥桶,見識到以前水泥是從國外進口是桶裝的,稱「紅毛土」。

  接下來,參觀雲門園區,民國2008年2月11日,雲門舞集位於八里烏山頭租賃16年的鐵皮屋排練場遭祝融。火災後,新北市政府全力協助雲門找尋再出發地點,提供淡水區前中央廣播電臺舊址處所,進行雲門新家工程的興建。在這綠樹蓊鬱,遠離塵囂,一個可以遠眺觀音山和淡水河出海口,適合雲門修練創作的環境氛圍中,是雲門再出發的新起點。

  雲門舞集的藝術成就,除表現在對身體與空間的敏感度掌握外,更表現在對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內化,其不僅為台灣的文化地標,更為Made in Taiwan下了質感、精準、專業及美感的絕佳註腳。

 淡水文化藝術教育中心占地約1.5公頃,樓地板面積約2,600坪,包含有一座450席劇場、一座150席小劇場及1,000人使用的戶外劇場,具有國家戲劇院同等級專業排練與演出劇場水準。另外,「淡水文化藝術教育中心」重視與周邊環境的關聯及協調性,主建築物採用綠色屋頂,淡綠節能玻璃帷幕以及墨綠色鋼材主結構,期以謙卑、友善的態度,與鄰近國定古蹟滬尾礮台環境氛圍相呼應。而園區前方留有廣大戶外草坪與展演空間,可隨時提供民眾進入園區悠遊自在玩賞,並增加劇場與周遭鄰里社區間的互動關係。

  另值得一提的是, 雲門舞集第一代舞者,雲門2創團藝術總監羅曼菲,以精湛的演出,聰慧的氣質,獲得廣大民眾的熱愛,是台灣罕見的舞蹈明星。在林懷民為她編作的「輓歌」裡,羅曼菲以近十分鐘不斷的旋轉,淋漓表達哀思,撼動了無數的觀眾。如今羅曼菲在「輓歌」裡的舞影,已鑄作青銅雕像,豎立於 淡水文化藝術教育中心園區內的 蓮池上。隨著日光推移,雕像的影子和裙擺蝕洞的光點也依迴曼旋,彷彿跳舞精靈,與時間嬉戲。雲門以這座題為「旋的冥想」雕像,紀念羅曼菲,也傳達曼菲長期支持鼓勵年輕舞者追求自我,努力奮發的向上能量。

  離開雲門園區,車子抵達淡水漁人碼頭,是一個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西端的觀光景點。前身為淡水第二漁港,位在淡水河出海口東岸,是北部早期重要的漁業港口,鄰近沙崙海水浴場。

跨港大橋:於2003年2月14日情人節當天正式啟用,故又稱情人橋。為一座白色的斜張橋,在橋上可欣賞夕陽景色,總長約196公尺,步行需時約3分鐘。

 我們在情人橋「哈瓦那美食餐廳」用晚餐,邊聊天,邊欣賞落日餘暉,讓我想起洪一峰的台語老歌《淡水暮色》:「日頭將要沉落西,水面染五彩,男女老幼塊等待,漁船倒退來……。」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親家煙投桑
親姆水噹噹
鬥陣逍遙遊
歡喜笑歸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淡水半日逍遙遊
    全站熱搜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