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與牛車風情


 


        牛與牛車       /圖 劉志祥


    「烏秋騎水牛」是 烏秋騎在牛背啄取小蟲,即自然界「共生」的現象,牛與烏秋,牛與白鷺鷥,是台灣農村的風景畫,先民老一輩大都務農,牛與耆老關係密切,有不解之緣。


    水牛一直默默地伴著農民,被荊棘,啟山林,一起以樂觀的精神與踏實的態度,為後代子孫構築美麗的家園。這種堅忍苦幹,樂觀踏實的精神,正是長久以來,台灣賴以生生不息,卻一直被大家所忽略的『水牛精神』。


    牛是台灣耆老的圖騰,代表溫馴、耿直、本土、勤勞,牛多少反映台灣人的民族性,正是培養後代子孫效法水牛精神、不辭艱苦、不計報酬;做人忠厚正直,做事腳踏實地,供獻自已最大力量的崇尚品格。


    在傳統的生產生活中,牛車無異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最早的牛車,是以兩個木板輪構成,輪板直徑約四台尺左右,以櫸樹(桂柔)實木拼湊而成,堅固耐用,板輪老舊時卸下來還可利用,舊時農倉「古亭畚」都以廢輪板當底座,所以稱為「車輪畚」。舊時牛車用途廣泛,農家生產利用它,也用來充當載人的交通工具,「演戲迎神遠近譁,艷妝處處競登車;阿郎推挽出門去,指點紅塵十理賒。」這是清嘉慶年間詩人薛約的「台灣竹枝詞」。


   更早連船舶也靠它來挽引,清康熙三十五年郁永河有詩云:「渡頭更上牛車坐,日薚還過赤崁城」,這是描繪清代府城景況,並有註說明船舶往來,皆在安平與赤崁二城之間。沙堅水淺,雖小艇不能達岸,必藉牛車挽引之,另有一首描述說:「耳畔時聞軋軋聲,牛車乘月夜中行」,亦附註云:「牛車挽運百物,月夜車聲不絕。」牛車也有以兩頭牛同時挽運:「短靷高箱服兩牛,柴車輓運健於舟」(清雍正年間進士張湄)。牛車後來發展成為四輪,前頭兩小輪,後兩大輪,車身寬1.3公尺,長3.5公尺 ,高1公尺 ,小輪直徑0.54公尺 ,大輪直1.02公尺 ,骨軸木材輪包鐵皮,全車以堅硬櫸木製成,載重力強,百年不壞。汽車傳入台灣後,牛車車輪也有改用橡膠輪胎者。


    大寮鄉三隆社區公園裡,有水牛石雕與牛車,緬懷耆老的供獻,長懷感恩之心,讓所有的夢想,都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金黃的稻穗,青翠的菜園,耆老臉上的汗珠,都懷著豐收歡喜的笑容,就像台語所說:「牛車駛落崎──爽歪歪」,過去「嫁妝一牛車」,引人茶餘飯後美談,也是牛與牛車功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