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爭奇鬥艷  


                                                      


      當大風來了  風箏有三種選  / 劉志祥


    在台灣放風箏是最受歡迎的活動,台灣俗語有云:「九月九,風吹滿天哮。」 主要是九月之後,台灣逐漸吹起東北季風,是放風箏的最佳時機;一人持線,一人拿風箏,邊跑邊放並不困難,但如何放得高、飛得遠,就是一項技巧了。


    除了放得高、飛得遠,放風箏時還可玩「打電報」,卽用紙屑寫字如「步步高升」、「一飛沖天」,再挖洞放入風箏線中,讓紙屑沿線往上飄升至風箏處鼓勵加油,還可以玩「風吹相咬」,就是每人放一隻風箏,相互「咬」住,比賽看誰支撐的久,沒有被「咬下來」,或是比賽誰的風箏飛得最高最久。


    風箏的種類相當多,從簡單的四角風箏,到長達五、六公尺的複雜風箏如蜈蜙、龍等,還有各種流行的漫畫卡通人物造型,形形色色,在天空爭奇鬥艷。


    就現代生活而言,放風箏是相當經濟又方便的親子活動。不需等到九月天,只要是稍微起風的周末假日,住家附近的公園空地,就可消遣娛樂;從自己動手作風箏開始,到施放各式風箏遨遊天際,都是有趣的家庭娛樂。


    放風箏時,當大風來了,風箏有三種選擇,第一是直挺挺地繼續與強風對抗,但風不會因風箏的對抗而轉向,它會繼續的吹,風箏也許因而被吹斷線,誠如台語所說的:「風吹斷了線,家伙了一半。」或被吹破毀壞。第二種作法是倒下,拒絕被吧風吹擊;如此可以避開危險,但那不是風箏受造的目地。就像最安全的船,是停泊在港灣中的船;一但不出港,就不會被風浪襲擊,但只能在港灣中慢慢的鏽壞。


    風箏還可以選擇第三種方式,找一個好角度,讓自己迎風而起。因終究無法讓風止住,卽便這陣風停息了,還是會有下一陣風吹來。


   人遇到大風來(橫逆),也需要找到一個讓自幾起飛的好角度,使自己升級。讓自己迎風而起,沒有自怨自艾的倒下,也沒有強硬的抵抗或迎對,而是以不同的角度看事情,學習以嶄新的態度來面對,必能看見出人意料的結果。


 


 


引用網友清風草堂音樂欣賞水晶音樂 - 童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