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梅花為氣質   山川明月見風姿

 

 

 

 

 

 

  金石梅花為氣質   山川明月見風姿      書/文劉志祥老師

心志堅定梅高潔,

金石梅花為氣質;

連峰去天不盈尺,

山川明月見風姿。

金石梅花為氣質::

  金石常用以比喻事物的堅固、剛強,心志的堅定、忠貞。《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詩人用「雪」來襯托「梅」,雪是高潔的,但梅花除了具有雪一般的高潔以外,還具有雪所沒有的芳香的特質。冬天來臨了,百花枯萎,惟有「梅花」不畏霜雪嚴寒,吐蕊開放,一枝獨秀。梅花在風中、在陽光下靜靜綻放一股獨特氣質,一股吸引人的特質,能讓人靜下心來欣賞她的美。

山川明月見風姿: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大自然中的高山大川、江河湖海、日月星辰,已經存在了成千上萬年。星轉斗移,滄海桑田,「江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大自然中的匆匆過客,走了又去,去了又來,有多少人曾經目睹它們的容顏,但又有多少人能發現它們的神奇壯觀,對他們謳歌讚美,留下不朽詩篇?也許很多,也許不多,但歷代總有文人騷客,揮毫潑墨。然而大浪淘,被

歷史湮沒的,多是糟粕,那些經典,自然會流傳千古,華光閃爍。讓人感受那壯美的山河,醉人的景觀。

 「明月」是最美的詩詞意境,一輪明月可寄託思鄉之情,可傳遞千古相思,可傾訴心中無限愁緒。
  明月,它是如此的夢幻、美麗和曼妙,以致古往今来的文人騷客都為它而吟唱,都為它而歌頌,為它而輝毫潑墨。 這一輪皓月,它生生不息、永恒不滅,穿越古今,横跨千年,依舊悠然地懸掛在碧空之上。一抬頭,我们門就可以看見曹植描寫過的月夜,可以看見李白也曾見過的月亮,可以看見那一抹蘇軾也曾吟唱過的月色……昔日歌頌生動的古人們都已經消逝在歷史的長河裡了,只有那一輪月亮依舊在俯視着這纷繁的人間,展現風姿。
 有關人間的笑話。

阿松走到文衡里聽見樓上有人在喊他:「陛下…… 陛下!」

阿松抬頭應了一聲:「幹嘛!」

然後被了一臉水。

樓上潑水的小姐說:「早喊你避一下,活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劉志祥老師 的頭像
    劉志祥老師

    lch7413的部落格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