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







溯源與拓展-嶺南畫派特展







高劍父〈悲秋〉紙本 設色畫 軸。(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一士人坐於地上,幾片落葉飄散於空中,士人目光盯著落葉,臉上露出傷感之意;人物工筆繪出,衣服線條隨意,卻輪廓分明,用筆老到,栩栩如生。葉落悲秋,飽含文人意蘊。










居巢〈荔熟蟬鳴〉絹本 設色畫 扇面(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荔枝由上方垂下,以撞水法繪出葉子與荔枝,綠葉與鮮紅的荔枝相互映襯;工筆描繪的蟬立於荔枝上,竭力而鳴,蟬翼薄而透明。荔熟蟬鳴夏已至,絲絲夏意溢出畫面。











高劍父〈蛛絲網晨露〉紙本 設色畫 軸。(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蛛絲網以細勁的線條描出,以白粉繪晨露;樹葉以撞水法為之,樹幹以濃墨勾邊,以花青重色寫出。蜘蛛網入畫並不多見,這是高氏大膽之作。










楊善深〈荷花〉紙本 設色畫 單片。(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荷花數朵,有含苞待放的,有正怒放著的,花瓣以淡墨勾邊,再以白粉或玫紅染色;荷葉三張,以石青、石綠、赭石為之。畫面細膩豐富,主體突出,妍雅和諧,蘊藉自然。










趙少昂〈群魚逐落花〉紙本 設色畫 單片。(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一群游魚,幾片落花,魚在水中追逐落花;以黑色染魚背,赭石畫魚鰭,淡墨赭石染出背景,水中魚之趣魚之樂淋漓盡致。此幀細膩生動,以形寫神,畫中游魚形神兼備。











高劍父〈楓鷹圖〉紙本 設色畫 軸。(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原題作〈秋鷹圖〉。鷹立於樹上,以背對觀者,兩翼微張似落似飛,鷹羽以濃墨勾勒,淡墨染出;樹以淡墨皴擦,用筆隨體積轉折而有明暗變化,墨淡而乾澀,使樹幹質感頗類山石;一藤纏繞樹幹,藤葉大紅,以重墨勾勒葉邊與葉脉,再以撞水法染出,小葉則略施淡綠。整幅畫形神畢現。











高奇峰〈寒猿戲雪〉 紙本 設色畫 軸。(中央研究院 嶺南美術館藏)


寒猿戲雪,攀援松枝上,松雖雪蓋,然猶堅韌有彈力,可耐老猿跳躍,此乃畫家著筆最見功力處。如再能賞近景泉瀑,從不同角度,分審此畫面之空間經營要點,則尤為觀者之重要課題。









高劍父〈東戰場的烈焰〉紙本 設色畫 軸。(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以粗獷的線條筆觸描繪斷壁殘垣,火焰沖天。畫面既有中國畫的筆墨趣味,又有西畫背景渲染與空間營造手法,體現出高氏所倡導的「折衷中外,融匯古今」的宗旨。












高劍父〈林蔭橋影〉紙本 設色畫 軸。(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高樹幾棵,石橋一座。樹以濃淡墨皴擦,再以花青罩染。全幅「朦朧體」語言所表現出的空間氣氛表露無遺。














黎雄才〈杜鵑聲裏雨如煙〉紙本 設色畫 單片。(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山老林,樹高林密;近景樹木一層層以墨染之,再施以花青、赭石,以現林中斑斕色彩;遠處煙霧迷濛,一隻杜鵑高飛空中。黎雄才駕馭筆墨的能力已達到隨心所欲 的地步,用筆墨表達所見景物,以焦墨、渴筆寫生更是獨具一格,畫中既有筆墨,又有渲染,同時又能表現景色的遠近及空氣層。












關山月 〈微丹點破一林綠〉紙本 設色畫 軸。(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此作為〈鼎湖組畫〉中的一幅。在深山中一條溪流湍湍流出,近景樹木茂盛,色彩鮮豔,卻雜而不亂;遠景煙霧繚繞,山峰若隱若現,嶺南地區雨後霧氣彌漫之情景躍然紙上。此幅墨韻豐富,設色濃豔,意境開闊,充分顯示了作者獨特的藝術創作風格。










故宮博物院4樓「三希堂」茶館






「三希堂」用餐







「三希堂」招牌湯包








溯源與拓展-嶺南畫派特展


                                     / 劉志祥


嶺南畫派見功力,


猛禽鮮活眼銳利


栩栩如生眾人物;


青山碧水顯明麗。


  六月二十二日,上午與妻、親家公蔡濟華、親家母王立言開車故宮博物院觀賞「溯源與拓展-嶺南畫派特展」。


   中國廣東地處五嶺之南,習稱嶺南。晚清時期,由於廣州開放為對外通商口岸,外在環境的變遷,啟動了嶺南地區藝術革命的契機。伴隨多位才華洋溢的畫家嶄露頭角,嶺南諸家的畫名迅速與上海、京津地區的畫家三足鼎立,躍身為代表中國南方藝壇的核心團體。近代嶺南繪畫的革新,可推居巢(1811-1865)、居廉(1828-1904)昆仲為先驅。二居係廣東番禺隔山鄉人,畫風賡續自清初惲南田(1633-1690)的沒骨花卉,於取材、表現諸端,迭有建樹,其擅長之「撞水」、「撞粉」畫法,能充分掌握物象五光十色的變化。


  傳承者以高劍父(1879-1951)、高奇峰(1889-1933)、陳樹人(1884-1948)聲名最著,致有「嶺南三傑」的美譽。彼等均曾負笈東瀛,採擷東洋畫中講求寫生、著色鮮潤的一脈,於民初楬櫫「折衷中外、融會古今」的革新口號,與側重臨摹的傳統派互成抗衡之勢。嶺南派新國畫對於當代藝壇的影響,亦未侷限於廣州,舉凡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均有眾多後繼者,迄於今日而不衰。


  本次「溯源與拓展嶺南畫派特展」,除陳列嶺南派創始者「二高一陳」的代表作,復遴選嶺南派前身「隔山二居」,以及嶺南派二代傳人,趙少昂(1905-1998)、黎雄才(1910-2001)、關山月(1912-2000)、楊善深(1913-2004)等四家作品,援以演繹嶺南畫派的源流與生生不息的發展。展覽共分「人物」、「花鳥魚蟲」、「畜獸猛禽」、「山水」四個單元,作品集結自廣州藝術博物院、中央研究院嶺南美術館、挹翠山堂與本院典藏,共計九十件。觀賞之際,讓我瞭解到嶺南畫派的源流與發展的脈絡,以及嶺南派繪畫表現的多元面向。


  觀賞後,到宮正館的4樓「三希堂」茶館用餐,故宮博物院擁有全世界大量豐富的中國文物收藏,命名為「三希堂」茶館,提供民眾多樣化的傳統台灣茶品和中式餐點。這裡古色古香的空間是個享用輕食午餐或喝下午茶的好地方。自故宮博物院重新建構以來,遊客不斷增加,而光顧「三希堂」的民眾也越來越多。茶館內的菜單供應一系列的茶點、甜食及一壺壺香氣四溢的茶。想好好吃頓午餐的人們可以試試他們的招牌湯包、不同口味的餃子、BBQ豬肉包和一些湯品,甜點茶食類則供應芝麻薄片、綠豆糕和蓮子湯。店內的裝潢其用心不可言喻,全場以深咖啡色系為主要色彩基調,伴著古琴雅樂,讓我們來到這裡能享受不同於一般流俗的氣氛。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故宮名畫賞


用餐三希堂


古琴雅樂奏


飽食興致楊


























∮∮如果你是我的传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