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6893232_o.jpg

 

 

 

藥補不如食補,藥養不如食養       /劉志祥

藥補不如食物補,

藥養不如食物養;

營養乃生命源泉,

營養充足身無恙。

     名醫孫思邈在他的《千金翼方》中說:「凡欲治療,先以食療,既食療不愈,後乃用藥爾。」充分說明了飲食調養的重要性。

     你缺的不是藥,而是營養。知道嗎?營養可以治病,多久治癒?大約6個月。這對台灣國人來說還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幾乎所有的人都可能認為疾病只有用藥物去治療,營養怎麼可能被用來治病呢?

一、營養是生命的源泉

    那讓我們來看這樣一個事實:如果一個健康的人7 10天不吃任何食物,你說會發生什麼事情?不容置疑,這個人肯定會死掉。

    人用來維持生命的主要東西除了空氣和水以外就是食物,也就是食物裡面的營養給予了人的生命。營養是生命的源泉,從人的胚胎形成的一瞬間到人的生命結束,營養無時無刻不滋養著人的生命,這就是「營養與生命」的關係。

二、藥物控制疾病

    看看我們身邊那些身患疾病的人: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風、B肝、脂肪肝、甲亢、關節炎、胃炎、嚴重失眠、癌症等,面對這一大堆常見慢性病,通過藥物可以將疾病治癒?其實藥物頂多就是將慢性病症控制在一定範圍內,能做到這一點已經算不錯了。

三、營養修復細胞

      真正能讓自己康復的絕對不是藥物,因為藥物的成分不是細胞修復所需要的成分。而一旦給足時間,給足營養物質,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脂肪等這些人體構成所需要的材料,人體就會啟動自我修復的過程。

     因為所有人身上的細胞在經過六個月左右的時間,大部分細胞組織都會被更新90%,產生新的組織。胃細胞7天更新一次; 皮膚細胞28天左右更新一次; 肝臟細胞在180天更換一次; 紅血球細胞120天更新一次…… 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身體98%的細胞都會被重新更新一遍。

    只要營養充足,受損的器官通過細胞的不斷「新陳代謝」和「自我修復」,經過一段時間,受損的組織和器官就會被「軟性置換」,產生出「新」的組織與器官。很多很多的疾病, 都有機會徹底康復。就這麼簡單!

    有關食補的笑話,唸私大的阿發,有天突然想到翹課翹太兇了,就去上課,教授看到他,很驚訝的說:「好久不見,你都吃什麼食補,都長這麼大了!」

 

 

感謝出外人贈詩回應分享

騎車仆倒地
住院急救醫
腳傷續靜養
格子暫歇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志祥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8) 人氣()